董梦阳:用更加诚实的态度服务市场

武文龙  来源: 艺市纵横 发表时间:2018-05-01

摘要:“在当前的整体市场环境下、面对诸多免费艺博会的情形下,‘艺术北京’能做的就是守住底线、提高门槛。上线我们不敢讲,毕竟这么多博览会在争夺有限的画廊资源。现在的‘艺术北京’不单纯是在做一个商业活动,我想更重要的已经变成一种态度。”

“在当前的整体市场环境下、面对诸多免费艺博会的情形下,‘艺术北京’能做的就是守住底线、提高门槛。上线我们不敢讲,毕竟这么多博览会在争夺有限的画廊资源。现在的‘艺术北京’不单纯是在做一个商业活动,我想更重要的已经变成一种态度。”


meishubao/2018050311020455428.png

▲ 2018年第13届“艺术北京”海报

2018 面貌会更加齐整

《艺术市场》:五一“艺术北京”即将迎来第13届。今年整体招商情况怎样?

董梦阳:大家有所目睹,近几年国内的整体艺术市场行情并没有多大变化,当前也看不出有什么起色。“艺术北京”能做的只能是在此时此地、认认真真地做好细节。今年招商工作都已完成,我想大家会看到一场比以往面貌更加整齐地“艺术北京”。

meishubao/2018050311025926819.png

▲2017年“艺术北京”现场

《艺术市场》:通过“艺术北京”的官网信息看,博览会整体内容延续了以往的当代、经典、设计、公共艺术四个板块。今年的专题展部分为何突出了“影像”?

董梦阳:我一直坚持把“艺术北京”做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多元性博览会,毕竟是在中国本土做这件事。如果把国内艺博会做的完全西化,其实这在国内并没有市场。早期我们也做过很“当代”的艺博会,现在看意义不大,因为这种博览会的呈现方式和我们所处的社会阶段、受众对艺术的认知并不匹配,所以只能尽力往回拉。毕竟美术史是由一张张画、一条完整的线索走过来的,它不是从古典直接跨到当代,中间有很多过程。

今年专题展突出“影像”,缘于我们对“艺术品如何能够在社会生活中真正的下沉和拓展”问题的思考,哪些类别的艺术品更容易进入大众消费,我想摄影也许更具可能性。近年来,智能手机和数码科技发展迅猛,给摄影行业带来了诸多的改变,大众也越来越多地投入到日常摄影创作之中,摄影也在越来越多的与人类生活产生千丝万缕的关联。同时,摄影艺术与绘画、雕塑等其它艺术形式一样,正在逐渐成为大众艺术收藏的重要门类,而且摄影的复制特性又使其成为最适合走入生活、进入家庭的艺术形式。然而与其它艺术相较,当代摄影仍是一个新领域,需要不断地被艺术爱好者们关注和了解。


诚实面对市场

《艺术市场》:去年博览会后,大家有一些争议,参展画廊展出的艺术作品类型不一,你对此有何回应? 今年“艺术北京”是否有更严格的筛选标准?

董梦阳:我接受大家的一些意见和批评,但有些东西我依然想坚持。实事求是的讲,在当前的整体市场环境下、在面对诸多免费艺博会的情形下,“艺术北京”能做的就是守住底线、提高门槛。上线我们不敢讲,毕竟这么多博览会在争夺有限的画廊资源。现在的“艺术北京”不单纯是在做一个商业活动,我想更重要的已经变成一种态度。

“艺术北京”这些年在招商方面,没有强努着非要请到一些在行业内大牌的画廊,当然,我们很希望它们参与。但实际上,市场大势在动,画廊业也在跟着调整,有些画廊没参与“艺术北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另外,我认为画廊也应该不断反思,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画廊不应该再抱着一场旧梦,希望市场回到2008年前的那段疯狂行情,这很不现实。

其实,“艺术北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那些诚实面对市场、真诚做事的机构聚集到一起, 去努力吸引、对接那些需要艺术的多数人,而不是仅想着为少数几个人服务。其实,真正秉持着“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时,感觉事情反而变简单了许多,思路也清晰了很多。

meishubao/2018050311035530360.png

▲2017年“艺术北京”•公共艺术

meishubao/2018050311042428106.png

▲高孝午 《宠神-狗》

不锈钢

340×187×425cm 2018年

《艺术市场》:你怎么看近些年国内二三线城市当代艺博会的兴起?

董梦阳:近些年,也有不少二三线城市的朋友找我们合作当代艺博会,我都不建议他们去做这件事。我倒更希望二三线城市能够和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做个设计博览会,这可能是更实在且更有吸引力的事情。

我们在一线城市北京做当代艺博会属于先行者,所以很多时候看二三线城市要搞国际艺博会——与国际接轨,我都觉得没必要。当然,从西方的视角看我们做和它们一样的事,可能同样觉得我们很可笑,只是在东施效颦吧。

结束不久的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确实很热闹,这么一个国际的高端市场,只是让我感觉越来越和我们的艺术市场没什么关系。十几年前,我从最早做“中艺博”,然后做“艺术北京”,当时想的就是要和国际接轨,但是后来发现也越来越难接轨。开始我们是不知者无畏,后来发现我们是个没有基础的市场,不可能和国际接轨。

改革开放后,我们很快积累了大量财富,有了艺术消费能力,但是大众的美术教育是无法在短短三十年完成普及的,美育不是一代、两代人就可以完成的,不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关于当代艺术,我们需要补太多课。

meishubao/2018050311051672511.png

▲ 2017年“艺术北京”现场

《艺术市场》:结合这些年艺术市场大的行情变化,你认为我们当代艺术市场的问题出在了哪?

董梦阳:我觉得大家面对市场、艺术不诚实。可能由于我们过往发展曾经落后的历史现实,让部分人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这种自卑心理会让人变的不自信、不诚实,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人云亦云。正如很多二三线城市的当代艺术展览项目非得花费大价钱把国外的艺术家请来,我特别质疑他们是否能理解这些国外的当代艺术,到底有何意义,我觉得这就是不诚实。

我认为阻碍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另一问题是价格普遍太高。高门槛阻挡了更多人的参与,只是很多时候从业者不愿意直面这个现状。特别是在市场的顶端,很多人抱着投机心态去参与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但有没有想过,鼓总有停的那一下。我们看到西方当代艺术品价格高,这缘于它们有历史发展的基础,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并没有这样的基础。

我相信自己的思考是真实的,大家应该做的是诚实面对并服务市场,好好思考在这发展的转折点、生存的边缘应该怎么办?思考到底是市场错了,还是我们错了?我想是我们错了,也许我们现在提供了市场中不需要的产品。

meishubao/2018050311055548744.png

▲2017年“设计北京”现场


研究人们的需求,努力去服务

《艺术市场》:你对未来国内艺术市场发展的方向或趋势有怎样的判断和思考?

董梦阳:我认为,把此前的国内艺术市场称之为“艺术金融市场”可能更加准确,艺术品大多时候只是作为一种金融产品而存在,它更多为金融服务,很少真正有人关心它的美学或收藏价值。

现在是大家要一起想出路,思考我们之前市场的发展模式是行不通,还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那么,新时期国内的艺术市场到底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最近我在思考。很多成功的、做大的项目或企业,它们往往是和人口红利有关系。就艺术市场而言,我们不想中国13亿人都参与,如果是1300万人参与进来,那它也是个大市场。但是很少人来思考这件事,大家总想着短期内触碰到金字塔顶端的那点儿高端市场。

《艺术市场》:前段时间,“艺术北京”和“京东艺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是缘于你对艺术大众消费趋势的判断吗?

董梦阳:和“京东艺术”合作,我是比较看它的数据流量,我想看看艺术品能否和互联网的流量发生一些关系,互联网能否真正支持到艺术市场规模的增长。互联网和艺术品原作可能很难产生关联,但它和艺术衍生品、设计产品应该更容易产生可能性,所以我想由此去实验一下,看能否有所突破。

《艺术市场》:就目前国内的艺博会格局而言,基本形成了北京、上海、香港“三足鼎立”以及二线城市艺博会兴起的局面。您对国内未来艺博会行业的发展有怎样的判断?

董梦阳:我认为,中国艺博会虽然起初是学习西方的运作模式,但未来走出来的形态一定和西方的不同。我们肯定要寻找一种更为接地气的艺博会探索模式,我们和西方是不一样的市场,也处于不同的阶段,艺博会的形态肯定也不一样。至于具体什么样,我也无从判断。

从我个人而言,我会努力研究这里人们的需求,去服务于他们。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想市场最终会有它该有的模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