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目养心——故宫博物院养心殿巡展文物撷英

黄剑  发表时间:2018-07-13

养心殿区域位于紫禁城后部乾清宫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是以养心殿为中心的一组宫廷建筑。自清代雍正朝开始,养心殿逐渐成为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地,其建筑工艺精湛,空间灵活多变,历史与地域信息丰富;现存各类室内外陈设1890件,文物价值极高。但该区域内的建筑长期以来没有进行系统的修缮保护,保存现状较差,亟待系统整修。因此在2015年,故宫博物院启动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预计耗时5年完成,以期恢复并延续养心殿区域的健康状态,改善文物保存环境与观众参观质量。

meishubao/201807131724588356.jpg

展览海报

修复期间,养心殿区域原有陈列将择其精要进行全国范围的巡展,第一站为首都博物馆,第二站为香港文化博物馆,第三站为南京博物院,刚刚在山东博物馆开幕的中正仁和展,已经是巡展的第四站了。该系列巡展在总体形式上保持一致,即以养心殿明间和东西暖阁的原状陈设景观为中心,同时辅以专题文物的展示。但在每一站的展出中,都会根据当地的特点,更换部分文物,如山东站就增加了御笔岱庙汉栢画挂轴、御笔趵突泉诗画挂轴等与山东历史相关的文物。

meishubao/2018071317280412589.jpg

养心殿透视图

原状陈设作为巡展的核心部分,也是故宫博物院最重要的陈列形式。为保证将殿堂陈设恢复到符合历史实际的状况,前期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往往需要以海量文献为基础,通过细致的梳理分析,才能对清代宫廷的陈设变化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在众多文献中,又以清代留存的陈设档为最重要的基础史料,对于陈设档缺失以及记载不详之处,还需要参考造办处活计档等文献来加以补充。再辅以民国时期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报告以及院藏文物帐册,并配合当时的各类绘画、照片、影像,方得以最终复原清代某一时期的宫廷陈设。


原状陈设常用档案文献

以养心殿明间为例,查阅乾隆时期编撰的《国朝宫史》一书,可知其中屏风上御制诗句的内容。再根据嘉庆七年编制的《养心殿明间及后殿陈设档》记载,当时陈设于该处的是一套黄花梨木屏风、宝座。再据民国时期的点查报告,当时曾给予养心殿明间的屏风、宝座各一个千字文编号,通过与文物帐册上的参考号核对,可以确认黄花梨木三扇座屏与宝座即是当时陈设于养心殿明间的家具。最后,参考晚清时期养心殿明间的老照片,还可以了解到屏风、宝座的具体陈设方式。

由于陈设档、点查报告中的记载通常只有一个名称,要想了解更多的细节,还需要借助造办处活计档。从中可知,在黄花梨木屏风之前,养心殿明间陈设的是一件镶大理石心的三扇座屏,由于匠役在拆搭屏风的过程中将石心损坏,且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石材替换,因此在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最终被黄花梨木三扇座屏所取代。这件黄花梨木屏风是由苏州织造承办的,但由于制做工艺有瑕疵,屏心不久就开裂。故乾隆皇帝命令造办处将屏风原有的夹堂板屏心改为实板,这一点在巡展时,通过拆搭屏风也可以证明,此屏的三扇屏心确实较一般屏风更为沉重。在经过这样一番波折后,此屏风连同配套的宝座,即成为养心殿中陈设时间最长的家具。

养心殿西暖阁

养心殿明间

养心殿东暖阁

清代宫殿的陈设是以屏风、宝座为中心来布置的,其中的屏风在装饰上也要与所在殿堂的功能与定位相互配合。养心殿明间的这件三扇座屏,其屏心御制诗句系以黄花梨木雕刻而成,嵌于黑色漆地之上,色彩对比强烈,装饰效果极佳,诗句中的“持盈”、“保泰”、“养心”又与养心殿的“养心”彼此呼应,置于宝座之后,即有座右铭之义。此外,中扇的《养心殿新正》诗中有“西师归振旅”之句,指得是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清军平定准噶尔和回部的叛乱,安定天山南北路的军事行动,这也是乾隆皇帝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战役。自此之后,和田的玉料得以稳定地输入宫廷,为宫廷器物的制做提供了可靠的物料保证。

meishubao/2018071317344160811.jpg

养心殿明间 黄花梨三扇座屏

meishubao/2018071317350360389.JPG

meishubao/2018071317370064474.JPG

养心殿明间 黄花梨三扇座屏(局部)

本次巡展中养心殿东暖阁所陈设的紫檀木嵌玉宝座,是故宫博物院三件一级品宝座中的一件,也是此次山东站展览中唯一的一级品文物,其中靠背、扶手处所镶大块玉料即是来自和田地区。此宝座所用紫檀木与玉材皆系珍贵物料,在使用之前,需要由造办处先绘制图样,其上详细标注所需人工、物料的数量,呈交皇帝审定之后,再将材料交由苏州织造办做,而且通常会以宝座和屏风为中心来制做一堂家具。此次展览中,在宝座一侧平头案上陈设的紫檀木嵌玉桌屏,其纹样、线脚与宝座具有一致性,而在库房中尚有紫檀木嵌玉大插屏及座屏等五件可以认定都是属于同一批制做的家具。

东暖阁 紫檀木嵌玉宝座

东暖阁紫檀嵌玉插屏

宫廷器物在制做上的特点之一就是用料精良,有时这种精良却又以极其隐蔽的形式表现出来。此次展览中养心殿西暖阁勤政亲贤匾下的挂屏就是一例,此屏尺寸硕大,带如意头铜倒环一对,混面双阳线包锦边框,屏心为乾隆帝御笔楷书十箴诗,每句皆以数字开头,总结了为君施政需要遵循的要义,落款为乾隆癸酉,即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此屏悬挂经久,陈设档、点查报告乃至文物帐册均仅记录为“纸屏”。在此次养心殿大修中,将该屏摘下后方得以仔细审视。其屏心系以小块暗黄色纸张拼接而成,背面隐隐透出字迹,与此屏一同悬挂于西暖阁的另外三件乾隆御笔挂屏的屏心亦均为此种纸张拼缀而成,其中亦有押朱文“倪仁禀进”戳记者,则可以推知所用之纸,乃著名的藏经纸。乾隆帝对藏经纸甚为珍视,御笔书法多有用之者,但多为卷、册等形式,在大型挂屏上使用极为少见。本次山东站展览中还有使用倪仁禀进藏经纸书写,可与此屏相互参照。

meishubao/2018071317392871680.jpg

西暖阁 乾隆御笔纸屏 

meishubao/2018071317423649146.JPG

西暖阁 乾隆御笔纸屏(局部)

meishubao/2018071317433518039.png

三希堂记 倪仁禀进藏经纸(细部)

檀香木小插屏正面的乾隆御笔画作

养心殿西暖阁最著名的处所,自然是以收藏“三王”真迹而著称的三希堂,而乾隆皇帝显然最喜王羲之书法,不但反复临写,且以各种形式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加以呈现。这次展览中在紫檀木炕几之上陈设的一对小插屏就是最好的例证。此对插屏为檀香木边座,上雕夔龙纹,屏心为催生石(青金石的一种)阴刻填金御笔书画作品,正面分别为兰花与丛竹,背面则是乾隆帝临写王羲之《清晏帖》和《省飞白帖》,插屏小巧而精致,正适合置诸案头,时时赏鉴。通过活计档可知,此对插屏又是以另一对纸本御笔书画插屏为蓝本制做的,其形式完全再现了御笔书画的特点,从一个侧面也可看出乾隆帝对于书圣名作的崇敬与珍爱。

檀香木小插屏背面乾隆临写王羲之清晏帖和省飞白帖

以上只是养心殿巡展文物中的一小部分,所以集中于原状陈设部分来介绍,因其不似陈列于展柜中的文物可以近距离鉴赏,观展时不免一望而过,不暇细览。但其中所蕴涵的历史细节,因缘隐伏,彼此关涉,很值得深入研究。故就其中亲自接触者,参以文献,略加说明,或对有缘亲临展场之人稍有助益,则幸甚至哉。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副研究馆员

  此文章为原创,任何个人或机构在未经过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引用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用于商业用途的目的,请提前联系我同意后方可操作。联系邮箱:vip@zgmsbweb.com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