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又一次“被占领”——环保组织呼吁艺术界重视生态问题

沐之  发表时间:2019-03-07

meishubao/2019030517080769301.jpg

抗议者们聚集在大英博物馆内 

图片:《每日电讯报》

近日,博物馆界首屈一指的大英博物馆又遇到麻烦了:约350名“BP还是非BP”(BP or Not BP)组织的成员再一次“占领”了博物馆,在世界媒体的面前展开了新一轮的抗议活动。此次抗议活动是针对大英博物馆的新展“我是阿什巴尼帕尔:世界之王,亚述之王”(I am Ashurbanipal, king of the world, king of Assyria)背后的赞助商——英国石油公司(BP)同大英博物馆重新签订的赞助协议。根据这份协议,双方的合约将延长至2022年。

当然了,这针对英国石油公司的民间组织,其成立的最初意图并不是为了一个展览或一份合约。英国石油公司在艺术界和博物馆界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除了大英博物馆,它还和英国国家肖像画廊合作设立了颇具影响力的“BP肖像奖”。“BP还是非BP”组织成立的根本目的,是关注化石燃料造成的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作为世界石油行业的巨头,英国石油公司的发展历程,就是西方国家对中东地区石油资源贪婪掠夺的历史。在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更是由于操作不慎和其他技术原因,引发了震惊世界的墨西哥湾漏油事故,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生态灾难。而早在2003年,英国石油公司向英国议会施压,迫使英国出兵伊拉克。此举背后的意图再明确不过:通过战争获得伊拉克地区的石油开采和经营权。而这样一家公司赞助大英博物馆举办的伊拉克古代文物展,真可以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伪善”。

地球未来的生态环境,决定了人类的命运。在可持续发展日趋为人类所共同关注的当下,除了这些民间自发的抗议组织,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又将如何应对呢?

早在1975年,瑞士摄影师米歇尔·孔德(Michel Comte)在全球智囊组织——罗马俱乐部的研讨会上,就向在场的科学家、商界领袖和政治家们发表了演说,对即将出现的气候灾难作出了一个艺术家的预测。40多年过去了,孔德近日在罗马、米兰和香港展出的摄影作品——《喷气式飞机中的黑碳沉降物》,似乎明确地揭示了当年他的预言是正确的,显示了作为艺术家个体的孔德对环保问题一贯的关注。

然而可悲的是,近20年来,对于大多数艺术和文化机构来说,气候变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没有引起它们足够的重视——虽然情况本来并没有那么糟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切尔诺贝利事件曾经引发了针对地球生态和人类安全问题的一系列艺术运动,包括批判性戏剧、先锋艺术创作,或者前卫音乐的蓬勃发展。然而这股浪潮很快就平息了,原因是受到抗议的化石燃料供应商,包括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等行业巨头,开始大幅提高他们对艺术机构的赞助额,希望通过扩张其在博物馆和艺术机构的影响力,来平息艺术界对他们的批评。以英国和美国为例,大多数重要的艺术机构,尤其是公立的博物馆,都是这些石油公司长期赞助的对象。这种现象至今仍然存在,比如大英博物馆近日发生的占领事件,正是因为博物馆方和英国石油公司的合作不但没有在上一次抗议后停止,反而把合约又延长了三年。

近年来,很多艺术机构已经开始进行有效的自我审查,重新认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并重新考虑同大型能源公司的合约。然而对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长期忽略,多数艺术机构的不作为对教育、学术研究和公共生活却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让整整一代人失去了认识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最佳时机。

meishubao/2019030517103935691.jpg

埃利亚松呼吁环保的冰块作品在巴黎 

图片:hyperallegic

与此相反,艺术家或一些小型非营利机构的思考和实践,往往成为唤醒世人环保意识的重要动力,比如冰岛著名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近年来的创作,就几乎都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的议题。比如便携的太阳能照明装置作品《太阳花》,和在美术馆门前慢慢融化的北极冰块,都显示了艺术家对环保问题的关切。今年夏天,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将再次举办埃利亚松的个人回顾展,届时博物馆外将有数块冰块慢慢融化,象征着伦敦附近街区的碳排放量水平已经为全球变暖问题作出了“贡献”。

而环保艺术先驱孔德则将在近期驾驶帆船前往北极,在那里他将制作一个大型的灯光装置作品《黑光》(Black Light),呼吁我们“在为时已晚之前改变航向”。这一项目得到了“波长基金会”(Wavelength Foundation)的支持,后者于2017年底由一群国际记者、作家、环保主义者、艺术家和科学家组成,其基本原则是促进人类与自然间进行丰富而有意义的文化交流。在孔德航行北极的同时,该基金会还计划在南美洲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主题的文化艺术中心,寻求循环经济给贫困问题带来的机会。

meishubao/2019030517093565392.jpg

“艺术何在”机构设计的“太阳能造冰机” 

图片:卫报

位于巴塞罗那的一家非营利机构“艺术何在”(Quo Artis),同样是一个致力于推动艺术和科技对话的组织。此组织近来的一个项目作品《太阳能造冰机》(Glaciator),就利用了太阳能驱动的机器人,把雪压实、结晶成冰,然后粘附在冰川之上。毫无疑问,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最严重的后果之一。这些机器人所做的减缓冰川融化的努力,对人类来说是极好的警醒和启示。同样令中国观众和艺术爱好者难忘的,还有前几年荷兰艺术家丹·罗斯加德在北京用雾霾颗粒做成的戒指。

无论承认与否,艺术家甚至艺术机构的力量在生态问题上都是薄弱的,但他们的声音却可以传播得很远。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使命面前,艺术的力量永远不可忽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