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与艺术家是商业关系

哈维•韦斯特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6-11-10

在我写作正文之前,要强烈推荐想研究和开发国外艺术资源的中国艺术家们好好学习英语,一定要成为精通英语的人。这是在美国艺术领域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

面对艺术家与代理机构的基本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商业系统就是买入和卖出。刚到美国的艺术家,需要对其本身的市场价值有一个较好的了解。大多数情况下,市场价值是由以画廊为代表的艺术机构,简单地以买和卖的系统建立起来。有中国朋友认为艺术家与画廊是共同经营的一种特殊知识产品,期待建立起一种超越利益的友谊,我认为经销商与艺术家之间的友谊关系,可能会发生,但是,最先和最重要的,还是商业关系。

有些朋友对画廊寄予社会责任,这实际上混淆了美术馆与画廊两者的职能。美术馆不是买卖艺术家作品的商业机构。公共艺术博物馆的目的是策划展览概念,建立艺术社区为收藏家和公共教育发展服务。而画廊则是纯粹的商业性和功能性,它与当代的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就是购买和出售的关系。

在美国,因为市场经济的缘故,画廊和艺术家有着非常健康的合作关系。当然这种健康的关系也有好有坏的情况。画廊老板一般会有两种选择,买断或寄售。艺术家创作了这个画廊认可的作品,如果这位艺术家的作品销售不佳,画廊会把艺术家作品定位为成长中。如果画廊经营者同时代理了几个画家,而画家需要时间来发展,那么画廊和艺术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就可以按不同情况而有不同经营方式。

中国朋友问我,如果经济缓慢的情况下,美国的画廊会如何做,而画家如何来保障自身权益?我想说,艺术品被视为是一种收藏者和画廊之间的商业世界。艺术品也是商品,并不会受到特殊的保护,它的价值会随着经济市场的起伏而起伏。如果画廊财力雄厚,当市场经济下滑时,画廊将可能加大投资。如果市场经济表现强劲,画廊不得不花费更多来买同样数量的艺术品,这就是现实。而艺术家要保护自己的权益,只能在进入商品市场后自然实现。

如今中国的艺术市场创造了大量财富,其原因是不少富有的私人收藏家收购了艺术品,而且这些私人收藏家藏品的种类繁多。总有同行朋友告诉我,中国艺术品的商业现状是没有收藏,只有投机。而正是投机导致了很多问题。但在我看来,在中国你得适用中国做法,在美国你就按照美国的方式办。

如果中国的艺术市场主要是为了投资而设立,那么艺术家们被迫归入到一套价位系统里,所有的投资原则上显示了艺术家作品在市场上的附加值。这一点上,中国艺术界的知名艺术家们境况比国外的好得多。但在美国,艺术收藏主要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收藏家主要是把收购艺术品当作生活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他们对生活是有品味的,对艺术是尊重的,而且有经济能力去买艺术品。而这种现象,在中国似乎还没能形成,人们更多的是用来投资,更多的是冲着出了名的老艺术家。所以是两种非常不同的价值观和现象。

我还发现中国的艺术品交易,常常用面积来计算价格。价格按画面的每平方、每英寸计算,这样是不合理的。简单地讲,比如当艺术家画了一张画后,此画对于放置它的空间来说太大的话,而画面尺寸成为判断价格标准时,此画的价值就贬值了,因为它无法被人观看和享受。纵观整个艺术史,艺术品的价值从来没有固定的测量标准,这只是个纯粹的商业过程,一边是买方,一边是卖方,双方同意并都接受这个价格即可。

中国人和美国人这种对艺术非常不同的价值体系,很难在短时间内变化。除非中国人普遍发现艺术品对于生活是重要的。

(作者系艺术史学家,原西雅图美术馆馆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