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的数量真的够多吗?

王麟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6-11-25

摘要:6月17日,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新馆——“开关室”(SWICTH HOUSE)开幕,这座耗资2.6亿英镑的10层建筑将为泰特多开辟出60%的空间,参观人数预计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0万,达到每年600万以上。然而,泰特并不是近期唯一进行大规模扩建的世界级博物馆,仅在美国一地,2015—2016年度重新开幕和宣布扩建的大中型博物馆就在10个左右,比如今年1月刚刚向纽约市政府递交扩建申请的MoMA,3月开辟了布劳耶分部的大都会博物馆等。中东和亚洲的很多城市,像阿布扎比、香港和上海,也有不少新的艺术建筑在大兴土木,非洲目前也已经开始建立专门的当代艺术博物馆。 事实上,在中国内地,除了公立美术馆、博物馆的扩建与增建,一些私营美术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数量上的增多是否会导致质量上的良莠不齐?人们对此观点不一。随着出土文物、回流藏品的增加,人们对美术作品的重新重视,以及现代城市人对场馆设计意识的改变,目前的美术馆、博物馆,尤其是公立美术馆、博物馆不论从硬件还是软件确实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改建、扩建甚至增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潮流和趋势,这当然对百姓文化生活大有裨益。但是,美术馆、博物馆的扩建增建是否能真正带来艺术普及传播之效?扩建增建后的美术馆、博物馆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观感,它们对日常精神文化的提升有着怎样具体的作用?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美术馆的扩建与增建是否势在必行?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美术馆?这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论证。

近几年是美术馆建设的热潮,关于此话题的讨论也已持续了许久。我们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多的美术馆?在我看来,我们需要更多的美术馆。深究起来,关于美术馆数量的疑问和讨论是一个伪命题,虽然美术馆的建筑遍地开花,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美术馆之中的内容。

之所以产生美术馆热潮的假象,很大的原因在于国内没有一个关于美术馆的具体规定,什么样的机构才能叫做美术馆。所以,画廊纷纷取名或改名叫美术馆了,“国宝帮”租个房子,摆摆假古董也叫美术馆了,出资人摇身一变,就成为馆长了。

本文更愿意将视角放在国内新兴的民营美术馆身上,来讨论关于美术馆系统当下的处境和问题。目前国内的民营美术馆主要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私人藏家在进行了多年的收藏,积累了大量优质藏品之后,出资而建的美术馆。此类美术馆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投资人大量注资、社会赞助,以及少量的商店及门票收入,美术馆的长期发展主要依赖投资人。第二类是地产集团利用自身空间资源所涉足的美术馆。此类美术馆由投资人前期注资,寄希望于美术馆可以产生造血机制,自给自足;同时利用美术馆的影响力来带动周边社区及文化产业板块。然而民营美术馆的现状是,即便通过品牌赞助、场地出租、衍生品销售和门票等形式来筹措资金,也难以仅靠自身维持长久的运营。因此,美术馆的建立初衷和目的变得不再单纯,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本无可厚非,但是当美术馆成为炫耀政绩的资本、拿地的筹码、商业的附属时,它原本应放置在首位的文化价值被大大地削弱了。

在国内,很大程度上美术馆馆长的个人视野和资源决定了一个美术馆的方向和定位。视野决定了美术馆所做展览、所展作品的类型和品质;资源则决定了美术馆是否能得到长期的支持与资金注入。严格来讲,美术馆的馆藏、学术研究、展览以及公共教育应为美术馆的四大板块。学术委员会在美术馆的架构中应起到学术定位、学术支持、研究与知识生产的作用,然而在国内的民营美术馆中基本等同于虚设。不管是针对自身馆藏的研究,还是针对自主策划与主办展览的学术研究,民营美术馆的学术研究总体来看还是相对薄弱的。

美术馆作为艺术实践的呈现与知识生产的空间,展览自然成为美术馆的核心部分。一个美术馆展览的优劣成为评判美术馆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能否吸引公众参观的重要筹码。近年来为了吸引公众的参观人流,引进国外大师特展成为一种流行。使公众能够不出国门欣赏到优质的国外经典作品当然是好事一桩,但是如何保证作品质量,如何能够系统的、有美术史脉络梳理的呈现,应该是当下民营美术馆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当下能够自主策划展览的美术馆少之又少,多由外聘策展人进行大展的策划。美术馆的展览部门缺乏有力的支持来进行展览的策划,多数工作变成展览对接与展览执行。这并不代表美术馆从业人员专业度不够,而是因为体制的问题难以调动馆内资源,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美术馆员工在其他美术馆进行交叉式的策展。当外接展览成为省时省力甚至创造营收的方法,这就难以避免质量低劣的展览在美术馆中出现,失去了学术型、公共性的把关,一方面失去了大众的关注与兴趣,另一方面也会对观众引起误导,认为能进入美术馆的展览都是有价值的。当代的美术馆应该是一所开放的实验室,让更多元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家创作呈现在公众面前。

民营美术馆可以看做是私人获得财富后对公众和社会的回馈。那么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共教育一方面是常规开设的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公益课程;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围绕自身的馆藏进行研究、针对当前展览进行美术史的梳理,从而深入浅出地向大众介绍展览的意图,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对于艺术的认识。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论坛,由艺术家、社会学者、策展人和观众公开讨论。当代美术馆还应该是一个获取知识和陶冶情操的地方,让公众自由地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

美术馆的数量真的够多吗?可能很难客观地回答。美术馆策划的好的展览数量够多吗?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最简单的衡量标准是问一问身边的人,一年能进美术馆看几个展览?相比快速崛起的建筑,我们欠缺的更多的是“软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