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千里:基于特价鸡蛋营销理论的“故宫跑”现象学研究

邢千里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7-12-19

【本期话题】排长队、故宫跑,现象正常吗?

策划:李振伟 李腾

编者按: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艺术也逐渐受到民众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美术展览越来越多,在北京更是明显,很多人感叹,展览多得都看不过来了。其中也不乏质量相当高的精品展,故宫、国博与中国美术馆作为相当有实力的单位,都曾办过许多精品展,吸引着全国的目光,以至于出现连夜排队,“故宫跑”等现象,如故宫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千里江山青绿山水特展;中国美术馆也有着当仁不让的趋势,前不久,举办的“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也出现排长队观展的现象,以及刚刚结束的“回眸600年——从明四家到当代吴门画派特展”,展厅内有限的展柜周围,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上述排队观展的队伍中,不难发现,普通民众中基本是老年人居多,可以占到7成左右。美术展览能够引发民众的积极参与是好事,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大多数人都是凑热闹、拍照片,而真正想看原作学习研究者从中受益寥寥。值得深思的是,美术展览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那么多的“民众”从何而来?展览主办方举办展览的目的在哪里?仅仅为了彰显展览的“火爆”,造成社会效应,还是真正为有需求者提供观摩真迹的机会?在此,本期时评特以“排长队、故宫跑,现象正常吗?”为主题,邀请各位学者、批评家共同探讨。


基于特价鸡蛋营销理论的“故宫跑”现象学研究

□邢千里

前些天,一篇题为《基于中医诊治理论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新技术初探》的学术雄文在微信朋友圈里着实大火了一把,其匪夷所思、大开大合的理论视野和跨学科跨领域的联系能力令人瞠目结舌,也让我在思考和写作本文时大受启发。既然航空发动机在作者眼里都俨然是一个对应着人体五脏六腑的生命体,那么对于“故宫跑”等这样的艺术展览现象和超市特价鸡蛋营销理论来说,由于不论在责任者特征还是活动效果上的相似性和内在关联,都比中医理论之于航空发动机更有说服力,因此不妨参考这篇雄文的思路稍作一番探讨。

特价鸡蛋是超市不时推出的具有标志性的促销措施,虽然直接销售的利润有限,但对提升超市人气颇有效果。

meishubao/2017121814323690182.JPEG

从表面上看,故宫似乎并不需要提升人气,每天如堵的游客便是明证。

但是,故宫的“游客”不是艺术展览的“观众”,同国博、中国美术馆等一样,故宫也面临着艺术展览观者人气不高的情况。

其实,全国大多数艺术展览大约都逃不开这样的命运。如果没有些响亮的名头,如“大师展”“特展”“馆藏精品展”“皇家内藏珍品展”等等这样的招牌,往往难免有些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尴尬。

◆◆

但是捧场的未必是票友,喝彩的也未必是行家。

相反,在诸如故宫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千里江山青绿山水特展,中国美术馆的“回眸600年——从明四家到当代吴门绘画特展”中,熙熙攘攘的普通民众中老年人占了大多数,他们对于这些重要艺术展览的热情丝毫不亚于面对特价鸡蛋时的反应。

主办方心知肚明却乐见这样的盛况,因为至少在表面上实现了一种“艺术政绩”:一来显示了主办方的展览实力、品位和弘扬、普及经典艺术作品的使命感,二来营造了社会大众对于精神文化求知若渴、跑步提升文化艺术素养的积极氛围。

但是以老年人为主的这些“艺术游客”面对这些艺术作品与面对名胜古迹时并无本质不同,排长队、“故宫跑”的结果无非也是拍拍照片、发发微信,喧嚣拥挤一番后扬长而去。

meishubao/201712191427405026.JPEG

而对于那些真正想要借由这个难得的机会观摩学习真迹的人来说却又往往不堪其扰,甚至连认真看几眼原作都很困难。

其实,就观看原作的视觉效果而言,观展现场也许并不比看一件二玄社的高仿更好,如果是学习笔墨技巧,也不如临习高仿来得实际。况且,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绝大多数人也未必分得清原作和高仿的差别。

那么看原作的目的与意义何在?也许,更多的是一种艺术的仪式感,一次难得的与古人的无声对晤和精神体验。

◆◆◆

一味地指责或揶揄大众的附庸风雅显得不够宽容,我国长期对艺术教育的忽视和文化艺术氛围的不足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因。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休闲时间的增加,普通大众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得不到有效寄托,社会提供的文化艺术选项又比较匮乏,容易受到娱乐事件和明星效应的左右不足为奇,特别是艺术特展这样的活动,更容易弥补他们潜意识中对于高端文化艺术教育缺失的遗憾心理,不想被其他人特别是年轻人看做是只会打牌、下棋、跳广场舞和抢购特价鸡蛋的远离时尚的一代人。

wKgBpVYe_HmAJEGgAAXrSWp9xd094.jpeg

其实,就算是位于号称艺术之都的法国巴黎的卢浮宫,达·芬奇的旷世名作《蒙娜丽莎》前面不也是永远被围得水泄不通、手机相机拍不停吗?又有多少人真的“看懂”了?

这种“羊群效应”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只不过在中国表现得较为集中和特殊而已。

◆◆◆◆

话说回来,这些层出不穷的所谓“特展”“馆藏展”“精品展”名头本身多少也有些站不住脚。

首先,这些展览中的大部分作品,就作品的创作初衷或创作语境来说,欣赏的主体不是无差别的“普通大众”。了解美术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大致有三大画家群体,宫廷画家、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

其次,从作品的立意、内容、笔墨及用色技巧、装裱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来说都大相径庭。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

webwxgetmsgimg6.jpg

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和绘画体验,普通大众不可能了解和体会画院画家作品中高超的写实能力和皇家气度,也不可能领会明四家或吴门画派微妙的笔墨趣味和诗文雅趣。

就算是最“接地气”的职业画家(即民间画家),一则能入选“特展”等展览的作者水准也不低,在笔墨及敷色上常常不输画院或文人画家,二则描绘的生活内容和时代趣味已经迥异,与今天所谓的民间绘画大有不同。

◆◆◆◆◆

因此,这些看似火爆的排长队、“故宫跑”等艺术展览现象,暴露出更多的是其逻辑的悖论。

虽然初衷或许是好的,但不免有急功近利、简单化、表面化的问题。弘扬和普及传统优秀文化成果也好,满足大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艺术审美素养也好,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频繁地组织这些只赚吆喝的“特展”营造的热烈场面所能达到的。

webwxgetmsgimg7.jpg

它们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能“越俎代庖”。文化和素养的提升需要耐心培育和慢慢滋养,从制度上形成良性的教育、展览、实践和流通模式。“特价鸡蛋”并不能成为超市的立命之本,它或许可以一时吸引大量人气,但超市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建立在其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之上,这不论是对超市还是顾客来说,都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