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卫平:装文艺,也是一种进步

何卫平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7-12-20

【本期话题】排长队、故宫跑,现象正常吗?

策划:李振伟 李腾

编者按: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艺术也逐渐受到民众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美术展览越来越多,在北京更是明显,很多人感叹,展览多得都看不过来了。其中也不乏质量相当高的精品展,故宫、国博与中国美术馆作为相当有实力的单位,都曾办过许多精品展,吸引着全国的目光,以至于出现连夜排队,“故宫跑”等现象,如故宫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千里江山青绿山水特展;中国美术馆也有着当仁不让的趋势,前不久,举办的“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也出现排长队观展的现象,以及刚刚结束的“回眸600年——从明四家到当代吴门画派特展”,展厅内有限的展柜周围,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上述排队观展的队伍中,不难发现,普通民众中基本是老年人居多,可以占到7成左右。美术展览能够引发民众的积极参与是好事,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大多数人都是凑热闹、拍照片,而真正想看原作学习研究者从中受益寥寥。值得深思的是,美术展览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那么多的“民众”从何而来?展览主办方举办展览的目的在哪里?仅仅为了彰显展览的“火爆”,造成社会效应,还是真正为有需求者提供观摩真迹的机会?在此,本期时评特以“排长队、故宫跑,现象正常吗?”为主题,邀请各位学者、批评家共同探讨。


装文艺,也是一种进步

□何卫平

时下,各地热衷于举办马拉松运动,仅在“中国田径协会”备案的马拉松就从数年前的十几场迅速扩张至500多场,切实推进了全民健身活动,也催生了一批伪运动者及“炫耀”官能美的人群。

他们往往在开赛前苦练一段时间短跑,到了正式竞赛,枪声响起后即快速冲过前队的黑人和专业运动员,以短跑冲刺的速度制造“领先一群黑人”和终点夺冠的假象,配合着胜利的pose即完成了长达“一千米”的马拉松比赛。

timg.jpg

剩下的故事可以预见:自带摄影师,或在“跑步维生素”“爱燃烧”等网站下载照片,晒朋友圈、微博,赢取点赞和“脑残粉”的崇拜。

在美术领域,也有着类似的人群,他们出入各种艺术活动现场,同名画名家合影,编撰几段攀附关系的软文,间或晒几幅行画藏品,装扮的文艺范儿十足。

我一惯将上述的现象归结为年轻人的专利,但通过调查才发现,这一现象正在由中老年人撑起一片天地。

以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特展”为例,领票队伍中半数以上是老年人,除去受“黄牛”的雇佣,还有来自天安门升旗仪式的旅游团的客串。

timg让人.jpg

队伍中的老年人多属成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他们的命运同新中国的变化发展紧密相连,在权利的余热散尽后,似乎只有以升旗仪式缅怀过往,继以“文艺”的姿态重新定义退休,才算得上是体面和光鲜的生活,曾经的基层官员们就是这个群体的中坚力量。

从故宫方面来看,“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特展”在本意上是一个综合展览,展子虔《游春图》、赵伯骕《万松金阙图》、钱选《浮玉山居图》均系美术史名作。

但将《千里江山图》专厅展示并限量领票的策略,是以“限购消费”的方式刺激观看者的好奇心和不甘心,从而营造“排长队,故宫跑”的大众效应。笔者也曾因为未能早起排队,仅观摩了东西燕翅楼展出的历代精品,未能进入人迹寥寥的《千里江山图》独立展区,却在距离展厅一墙之隔的艺术品商店看到了该作品各式复制品的热销。

meishubao/2017121916472947842.jpg

如故宫能设立专门通道,给艺术创作者、研究者和相关学生提供专门观摩渠道,或可避免“噱头”的嫌疑。

在我看来,《清明上河图》及其接力的《千里江山图》所引发的“故宫跑”,反映出“明星展品”的热闹效应和“伪文艺”现象,响应了大众对名画的盲目观摩和“到此一游”炫耀资本的心理。

但“装文艺”比之对文艺的漠视、扼杀、破坏仍是一次大的进步。且以故宫所在的北京城为话题,蒙古人在建立元王朝的过程中,曾大肆屠城,但由于建造元大都(北京城)的需求,江南的技术工人被明令隔离,免于屠戮。

于是,许多求生的人竟夜学技“携锯为匠”,冒充木匠以保全性命。权宜之计成就的“假木匠”逐渐通过学习实践成为真鲁班,他们的后代多为木作大匠,间接成就了明式家居的繁荣。

meishubao/2017121916405936672.jpg

乐观来看,伪文艺者的行径短期破坏了文艺的良性秩序,但他们在凸显个体的同时对艺术的扩散和普及起到重要作用,进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和关注艺术,又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至后一代,或可为当下颇为混沌的艺术领域注入新血液,培育未来的艺术家、策展人、投资人及买单者。

由此看来,装文艺,也是一种进步吧!

另外,被“装文艺”者们相中的作品,多具有普适价值、精工制作、传奇故事等特点,如《清明上河图》所呈现的盛世繁华,《千里江山图》所喻指的锦绣河山,恰因此,也正响应了传统文化复兴、工匠精神等国策。

但愿在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及海外的旅行中,更多的人能感受到一流艺术作品“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独立思想和匠人精神。

在有限的范围里,维系自己文艺范儿的同时,传达艺术的善意,从而抑制当下普遍的浮躁和功利思维,助力于政治文化的良性发展。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得不警惕“装文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meishubao/201712191642474026.jpg

显然,如古斯塔夫·勒庞(法)的忧虑:“普遍信仰的衰落,为一大堆既无历史也无未来的偶然意见提供了场所。”

在传统文化复兴、重建信仰的历史拐点和“以美育代宗教”发表一百周年的今天,美术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亟须重新定义、审视和构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