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影进入美术馆——克里斯蒂安·麦克雷和他的《时钟》

苏也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7-12-26

电影是艺术的一种类型,也是艺术随着科技发展而延伸出的一种新媒介。作为一种媒介,它超越了文学在文字上的绝对性和解读的束缚,也超越了绘画等艺术类型在表现意义上的模糊性。因此,很多艺术家都尝试过以电影进行创作。从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到著名当代摄影师辛迪·舍曼,都创作过独具个人风格的电影作品。如今,还有一些当代艺术家,把电影的形式和电影的材料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中,做成了与众不同的影像,甚至做成雕塑,做成装置,做成自己的宣言。美国当代艺术家克里斯蒂安·麦克雷(Christian Marclay)就是其中之一。

meishubao/2017122613171244000.JPG

克里斯蒂安·麦克雷

麦克雷是一位视觉艺术家和声音艺术家。他曾使用留声机和转盘作为乐器来创建声音拼贴,常被艺术界评价为“不可思议的发明家”。同时,麦克雷还对电影中的时间和声音画面的叙事方式十分感兴趣。

2010年,麦克雷完成了一个在人类艺术史上都堪称“浩瀚”的作品——一部名为《时钟》(The Clock)的电影。在2011年的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上,作为代表美国的艺术家,麦克雷获得了最佳艺术家奖,而《时钟》更是获得了金狮奖。

《时钟》是一个典型的时基媒体艺术(Time-based Media Art)作品,它既可以被视为一个当代艺术的新媒体作品,也可以被视作一部纯粹的电影。它有故事内容,也符合叙事的各种框架。在美术馆展出时,它采用了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把电影以数码投影的形式播放给观众看。

meishubao/2017122613353615495.jpg

克里斯蒂安·麦克雷,《时钟》,2010

这部作品从构思到完成,花费了5年时间。2005年,麦克雷在制作其视频作品《电影剧本》(Screenplay)时,和Eyebeam艺术和技术中心的人员有所联系,并接触到了许多描述时钟的电影画面。当时,麦克雷就开始思考,能否在电影史料中,找到一天中每一分钟的电影片段。他把这个构思秘密地藏在了心里好几年,担心别人偷了他的想法。直到2007年,麦克雷搬到了伦敦,终于向著名的白立方画廊提出了他的构想。

meishubao/2017122613382143781.jpg

克里斯蒂安·麦克雷,《电影剧本》,2005

麦克雷的构思得到了赏识,他得到了超过10万美元的预算,白立方画廊还帮他组建了一个六人观影小组,专门观看各种电影,复制各种与时钟或时间有关的电影片段,并使用谷歌电子表格来记录和搜索剪辑好的影片内容。随着时间的场景数不断增加,麦克雷开始编辑和制作。

一方面,麦克雷需要让《时钟》的场景过渡显得自然,另一方面,他也在编辑电影的声音效果,使得连接处顺滑,而不像是来自不同的电影碎片。同时,麦克雷希望这些时间的片段可以整齐地讲出一个故事。对于画面与情节的要求,麦克雷还对他的助理们说:“我想展示平淡而又有趣的视觉场景。”

在电影的声音效果上,麦克雷发挥了自己的专长,他聘请了几位专业的声音设计师,为一些特定的场景转换和片段进行了声音制作。他们不仅为一些场景创造了全新的音频,更是在不同镜头的剪辑和出入之间加入了艺术化的处理,使它们变得不再是简单的过渡,而是颇有用意的设计。终于,在6个月后,麦克雷向白立方画廊展示了几个略有成绩的样品,证明这个看似疯狂的计划可以被完成。此后,他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进行场景编辑,《时钟》最终出现了几个不同的主题与主线,且每一段都有悠然自如的叙事。

《时钟》这件作品最让人震撼的,莫过于电影里每个特写镜头中时钟或者钟表所显示的时间,都和一天中的实际时间完全吻合。也就是说,如果你从凌晨开始,在家里电视上播放这个电影,它便可以替代你的时钟,这个电影里显示的是几点几分,真实的世界里就是几点几分。这是一个整整长达24个小时的电影。

meishubao/2017122613505976788.jpg

克里斯蒂安·麦克雷,《时钟》,2010

电影开始于一个午夜。电影里,有人出门,去酒吧喝酒;有人在床上和伴侣缠绵;还有人被一通电话吵醒,颇感生气。随着夜色渐浓,人们慢慢地睡着了,于是,当画面显示凌晨3点时,电影里出现了一些人的沉睡的姿态。早上7点,人们纷纷起床,梳洗打扮。之后他们独自或者结伴去吃早饭、聊天、看报。中午12点,街上突然响起一声巨响,远处有个爆炸,然后一场连贯的动作场面充斥了电影的画面。到了下午,人们陆续回家、吃晚餐。晚上,人们开始出门,管弦乐团和高级剧院开始演出。而随着新的午夜逐步到来,电影里的角色开始变得更加戏剧化,甚至有点疯狂,不断地相互发脾气。声音上,各种尖叫着的小提琴从多个画面中剪辑并连在一起。最后,这场24小时的电影又结束在午夜,作为《时钟》里常出现的主角,伦敦的大本钟,终于在这最后一刻爆炸成了《V字仇杀队》里的经典画面。

meishubao/2017122613535742382.png

克里斯蒂安·麦克雷,《时钟》,2010

可以想象,剪辑、制作、编排完成《时钟》这样一部电影,是个工程浩大到夸张的过程。在画廊展出时,麦克雷还聘请了一位教授,为《时钟》创建了一个播放独立音频和视频轨道的电脑程序,使得电影始终与当前的时间同步。即使当画廊关闭时,这个程序也在继续运行,以保持《时钟》永远与真实的时间同步。

由于《时钟》的影片长度是24个小时,所以对任何一个有正常生活的普通观众来说,在展览里把这件作品看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这种不可能完成的观影体验就造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来来往往的各色观众,在任何时间走进放映厅,电影里画面描述的时间都和其所处的真实时间一样;人们走出画廊,还可以接着作品里的时间去过画廊之外的日子。麦克雷的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时钟,它模糊了展厅内和展厅外的时间和界限。

电影本身就是打破现实时间的一种解脱方式。观众已经习惯了根据画面中的文字,或者是图像给出的信息来改变我们对时间的感知。然而,在麦克雷的《时钟》里,银幕中的时间与观众正在经历的现实的时间是重叠的。电影里虽然是另一个世界,但是它的那种真实而缓慢的时间感,又让人时时刻刻回想到自己经历的生活。与一般电影剪辑制造的强烈冲突不一样,《时钟》的情绪是生活化的,这一点反而让观影的人们感到焦虑,甚至是无聊。因此,麦克雷用《时钟》提供了一种与传统好莱坞工业制造的电影体验相反的时间主义,我们可以把《时钟》视为一种时间的纪念品,看《时钟》并不是为了逃避人生,而是考虑到自我。所以,人们正在观看的这部电影,其实没有剧情,也没有故事,唯一表现的内容和主角就是时间。

meishubao/2017122613512793105.jpg

克里斯蒂安·麦克雷,《时钟》,2010

最初,麦克雷把《时钟》设定为一个公共艺术作品。然而,照明和声音上的种种困难使得在露天播放此片变得不切实际。于是,麦克雷为展览厅的展示提出了严格的规定:他希望将影像投影到6.4米×3.7米的屏幕上,并在带有白色宜家沙发的房间中放映。这种严格要求的展览环境,还成为了艺术家与展览方出现矛盾的缘由。但无论如何,《时钟》都是电影史和艺术史中独一无二的创作。它被艺术批评家描述为“上瘾”和“迷人”,具有“歇斯底里的无情,和反叙事的动力”。不少博物馆为了展览这部作品,不得不同意在展览期间的某一时刻,开启博物馆24小时运营机制,为的就是完整地展示这件作品。

观众更是用“见过的最伟大的电影”来描述它。2010年10月15日,《时钟》在伦敦市中心的白立方画廊首映,吸引了数十万名游客。这些人不仅有艺术爱好者,更是超越了艺术圈,产生了现象级的热捧。后来,《时钟》在宝拉库珀画廊、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和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出中,都在民众和社交媒体上掀起浪潮,人们为了进到《时钟》的展厅,不惜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此文章为原创,任何个人或机构在未经过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引用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用于商业用途的目的,请提前联系我同意后方可操作。联系邮箱:vip@zgmsbweb.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