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


快速了解博物馆:

成立时间: 1753

收藏总量: 800万件

最老的收藏:石器切割工具(200万年历史)

现任馆长:德国艺术历史学家费卓尔(Hartwig Fischer)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称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1300多万件,但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


博物馆藏品最初来源于英王乔治二世的御医、著名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Hans Sloane)收藏的8万余件文物和标本。1823 年,英王乔治九世捐赠了他父亲的大量藏书。开馆以后的200多年间,继续收集了英国本国及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等古老国家的文物。


大英博物馆目前分为10个分馆:古近东馆、硬币和纪念币馆、埃及馆、民族馆、希腊和罗马馆、日本馆、东方馆、史前及欧洲馆、版画和素描馆以及西亚馆。其中以埃及馆、希腊罗马馆和东方馆的藏品最引人注目。埃及馆是最大的陈列馆,珍藏7万多件古埃及文物,是大英博物馆最富盛名的收藏,代表着古埃及的高度文明。但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馆。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代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




大英博物馆历史:


英国国家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筹建与1753年,时收藏家汉斯·斯隆(Hans Sloane 1660—1753年)爵士去世后,按照其遗嘱将遗留下来的71000件个人藏品及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全部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在开放后通过英国人在各地的各种活动攫取了大批珍贵藏品,早期的英国国家博物馆倾向于收集自然历史标本,但也有大量文物、书籍,因此吸引了大批参观者。1824年,博物馆在蒙塔古大楼北面建造一座新馆,并在1840年代完成,旧蒙塔古大楼不久后便被拆除。新馆建成后不久又在院子里建了对公众开放的圆形阅览室。




由于空间的限制,1880年英国国家博物馆将自然历史标本与考古文物分离,英国国家博物馆专门收集考古文物。1900年,博物馆再次重新划分,将书籍、手稿等内容分离组成新的大英图书馆。英国国家博物馆建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对所有“好学求知的人”免费开放。


博物馆的起源:

英国国家博物馆的建立源于汉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1660年–1753年)的遗愿,他是一名内科医生、博物学家和收藏家。斯隆一生中共收藏71000多件物品,他希望自己在去世后它们还可以完好地保存。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将所有的收藏遗赠给了国王乔治二世,回报是给他的继承人20000英镑。国家接受了他的赠品。1753年6月7日,国会法案(Act of Parliament)批准建立英国国家博物馆。


博物馆建立之初的藏品大部分由书籍、手抄本、关于某些文物的自然标本(包括钱币、徽章、版画和素描)以及文化研究的人种志组成。1757年国王乔治二世捐献了英国君主“老王室图书馆”(Old Royal Library)的藏书。


英国国家博物馆于1759年1月1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它最初是建在布鲁姆斯伯里区(Bloomsbury)的一幢17世纪的大楼——蒙塔古大楼(Montagu House),这里也是现今博物馆的所在地。所有“好学求知的人”都可免费进入。


除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外,博物馆一直都对外开放并逐渐延长开放的时间。入馆人数由每年的5000增至今天的600万。



扩建与发现

19世纪早期,博物馆已拥有许多知名度很高的藏品,包括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1802年)、汤利(Townley)的古典雕塑收藏品(1805年)和帕特侬神庙雕塑(Parthenon sculptures,1816年)。


1823年,乔治四世将其父亲的图书馆(国王图书馆)作为礼物捐赠给国家,促使建造了现今由罗伯特·斯默克爵士(Sir Robert Smirke,1780年–1867年)设计的四边形大楼。


1857年,四角大楼和圆形阅览室(Reading Room)建成。


为了给博物馆中日益增多的藏品提供更多的空间,19世纪80年代自然历史类收藏品被转移到南肯辛顿区(South Kensington)的新馆,那里成为自然历史博物馆。


亚述的收藏品成为人们了解楔形文字(古代中东的一种古文字)的基础。同样地,罗塞塔石碑使人们解读了埃及象形文字(一种符号文字)。


奥古斯塔斯·沃拉斯顿·弗兰克斯爵士是(Sir Augustus Wollaston Franks,1826年–1897年)这一时期的主要人物,他于1851年被委派到博物馆,是第一个负责收藏管理英国和中古世纪史料的人。弗兰克斯向新的领域扩大收藏,不仅收集英国和中世纪的古物,还收集欧洲和欧洲以外的史前史、人种学和考古学的资料,以及亚洲艺术品和其它的文物。 

  

19世纪期间,访问人数大幅增加。尤其是在公共假期,博物馆吸引了大批各个年龄段和所有社会阶层的观众。 

  

随着学术研究工作的持续展开,管理者们通过开设讲座、改进展品的摆设并为藏品标上流行导语来提高博物馆的吸引力。



提供服务


20世纪时见证了公共服务领域的大规模发展。1903年出版了第一部博物馆的简明指南,1911年委任了第一位导游讲解员。

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们积极规划翻修美术馆并成立了一间教育服务机构出版公司。在一系列的建筑工程中建设其他的公共建筑,包括用来陈列帕特侬神庙雕塑(1939/62)的杜维恩美术馆(Duveen Gallery)。 


1973年,博物馆的图书馆成为了新机构——大英图书馆的一部分。这个新机构一直保留在博物馆当中,直到1997年,书籍从布卢姆斯伯里搬迁到了位于圣潘克拉斯(St Pancras)的新馆。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大中庭被建在了原图书馆的位置,是博物馆中1997年来公开的扩建项目。它占地两英亩,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大中庭中央是重建的阅览室,在大中庭的周围和下方有一些新建的美术馆和一所教育中心


2003年,博物馆庆祝250周年纪念。重建了最古老的国王图书馆并推出了一项新的长期展览——启蒙运动:探索18世纪的世界。


继续扩建

21世纪初期,博物馆继续扩建公共建筑,在2008年和2009年开放了4个新的永久展馆,其中包括中国陶器馆和珀西瓦尔·大卫德收藏馆(Percival David,95号展览室)。


博物馆如今正在筹备下一个主要建筑项目——世界保护与展览中心(World Conservation and Exhibitions Centre),它将包含一个新的临时展览场地。



大英博物馆创始人:汉斯•斯隆介绍


汉斯•斯隆爵士是一名内科医生,更是一名大收藏家,其收藏品来自世界各地。1753年他去世后遗留下来的藏品达71000多件。根据他的遗嘱,所有藏品都捐赠给国家。这些藏品即成为了大英博物馆的发端。


汉斯斯隆爵士(1660-1753年)出生于爱尔兰基利里(Killyleagh)的一个家境相对普通的家庭中。他从小就对自然历史怀有莫大的兴趣,在伦敦与法国接受了医学教育。1689年,斯隆在他家乡的布鲁姆斯伯里广场(Bloomsbury Place)3号楼建立了一家医疗诊所——恰好在现今博物馆大楼所在街道的旁边。他的病人许多来自富裕的贵族阶层,其中包括安妮女王与乔治国王一世和二世。作为一名有创新力的医生,斯隆研制出了天花接种疫苗,推广了奎宁(治疗疟疾)的使用并发明了一种增进健康的牛奶巧克力饮料。他在1719年成为皇家医学院院长,1727年继艾萨克·牛顿爵士(Sir Isaac Newton)之后成为皇家学会会长。 


斯隆在1687年开始他的收藏家生涯,那时他担任新总督阿贝玛公爵(The Duke of Albemarle)的随行医师前往牙买加, 旅程中他收集了800个植物物种其它活标本并将它们带回了伦敦。其游记在1707年和1725年出版,他获得了其他人的所有收藏品,其中包括威廉•查尔顿(William Charlton,1642-1702年)和詹姆斯•佩蒂夫(James Petiver,1718年去世)的。还从朋友和病人那里得到了一些藏品。结果藏品使得布鲁姆斯伯里区3号楼不敷使用,他便又买下了布鲁姆斯伯里广场4号楼。许多人都到斯隆的房子里参观,其中包括作曲家亨德尔(Handel),据说他把涂了牛油的松饼放在一个珍藏本上的举动激怒了房子的主人。1742年,他把收藏移到切尔西(Chelsea)的一座宅第,那里的一些地方诸如斯隆广场和汉斯新月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斯隆1753年去世,享年93岁,被葬在切尔西老教堂内。届时,他的收藏已超过71000件。除了主要的自然历史标本,藏品还包括: 

   • 23000个钱币和奖章

   • 50000册书籍、版画和手稿 

   • 一个植物标本室(干植物收藏)

   • 1125件"有关古代习俗的收藏" 


  斯隆在遗嘱中表明为了国家的利益将所有的收藏遗赠给乔治国王二世,回报是给他的继承人20000英镑。国会接受了他的礼物,1753年6月7日国会建立大英博物馆的决议获得国王的御准。斯隆的收藏成为大英博物馆创始之初的藏品。


补充书目: 

  Arthur MacGregor(ed),《汉斯•斯隆爵士:收藏家,科学家,古物研究者》(Sir Hans Sloane: Collector, scientist, antiquary,伦敦,1994年)


  E St John Brooks,《汉斯•斯隆爵士:大收藏家及其收藏》(The Great Collector and his Circle,伦敦,1954年) 


  Gavin R de Beer,《汉斯•斯隆爵士和大英博物馆》(Sir Hans Sloane and the British Museum,伦敦,1953年) 



大英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

1、埃及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


该藏品是拿破仑在埃及溃败后英国获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个,高1.14米,宽0.73 米,是一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Ptolemy V)诏书的石碑。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由于这块石碑刻有三种不同语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成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2、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Elgin Marbles)


埃尔金大理石雕塑是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部分雕刻和建筑残件,迄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馆藏品之一,有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之称。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买下帕特农神庙上的大理石建筑装饰和雕刻,并切割后运回英国。1816年英国王室花3.5万英镑买下,放在大英博物馆,从那以后的200多年来,埃尔金大理石雕塑成为该馆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之一。


3、女史箴图(Admonitions Scroll)

《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英国国家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毫不为过。该摹本存放于馆内的斯坦因密室,据报道,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艺术研究室主任谢成水2002年曾偶然在该密室看过这幅摹本,当时在登记册上只有上个世纪20年代两个日本人来现场临摹过的记录。



其他中国藏品精品还有“北宗”之祖、唐代画家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图》、五代江南画派代表人物巨然的《茂林迭嶂图》、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范宽的《携琴访友图》、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华岩变相图》、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墨竹图》。此外,还有商代青铜双羊尊、西周康侯青铜簋、邢侯簋、汉代玉雕驭龙、唐代黄玉坐犬等。

在中国厅中央墙上有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敦煌画卷及经卷多以万计,除了这幅壁画,其他藏品在中国厅内却难觅踪迹。


1856年到1932年间,多个所谓的“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达60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献文物。其中,尤以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在敦煌藏经洞劫掠的文物最多。

大英图书馆还内藏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其中有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永乐大典》45卷及甲骨片、竹简、刻本古书、敦煌藏经和地图。



收藏品的历史:


大英博物馆最初的收藏包括文物、钱币、奖章、自然历史标本和一个大图书馆的藏书。如今大英博物馆的藏品由跨越世界文化史的800多万件文物组成:从原始人类的石器到20世纪的版画。 


创立之初的藏品


大英博物馆创办时的收藏品是汉斯·斯隆爵士在1753年遗赠给国家的包括书、自然标本在内的71000件文物。


  早期的博物馆还有其它两项收藏: 

  • 陈放书籍和手稿的Cottonian图书馆;

  • 哈尔莱(Harleian)手稿藏品。 


早期收藏的扩大



  最初的藏品被分为3类: 

  ·印刷书籍(包括版画);

  ·手稿(包括奖章); 

  ·天然和人工制品(其它所有藏品)。 


1772年,第一批著名的文物被运送至博物馆,当时博物馆获得了威廉·汉米尔顿爵士(Sir William Hamilton)的希腊花瓶。获得的其他文物包括:1756年遗赠给博物馆的第一具古埃及木乃伊,以及库克船长三次太平洋航行(1767–1770年)带回的大量人种志手工艺品。博物馆还收到了许多更为古怪的捐赠:被海狸啃过的一根树干(1760年)、一块类似石化面包的石头(1760年)和一只北美的活龟(1765年)。 


19世纪早期至中期:古典文物


人们对于古典文物的兴趣决定了19世纪初期博物馆收藏的发展方向。博物馆收藏了大批知名度很高的古典文物,像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1802年)以及包括"掷铁饼者"雕像, 年轻女子"克莱蒂"(Clytie)半身像在内的瑭利(Townley)古典雕塑(1805年)。1807年,文物部(Department of Antiquities)的成立让人们认识到了文物的重要性。整个世纪,博物馆中的古典文物不断增多。其中包括巴塞的阿波罗神殿(Temple of Apollo at Bassae)雕像(1815年)、帕特侬神庙雕塑(1816年)、涅内伊德碑像(Nereid monument)(1842年)和摩索拉斯陵墓遗迹(1856-1857年)。 


19世纪中期人们对中东地区兴趣大增。1825年开始盛行西亚的收藏品,包括"位于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和底格里斯河(Tigris)上的国家"的手稿、奖章和文物。 19世纪50年代,博物馆收到来自中东的第一批石雕,它们是在中东的尼姆鲁得遗址(Nimrud site)挖掘的出土文物。其中有一个是大翼牛雕像(Great winged bull),它差点没能抵达布鲁姆斯伯里区,因为护送它的人员在途中遭遇了一伙强盗的埋伏。双方交锋时在雕像上留下的火枪子弹的痕迹至今仍清晰可见。1860年,文物部被划分成3个部门,它们反映了收藏品的新侧重点,这3个部门分别为:希腊罗马文物部、钱币奖章部和东方文物部。 


19世纪末期:英国和中世纪文物


19世纪后半世纪,人们对文物收藏的重点发生了转移。在那些希望国家文物得到更多尊重的团体不断施压下,博物馆设立了一个负责收藏管理英国和中世纪资料的职位。 第一位被任命做这项工作的人是25岁的奥古斯塔斯·沃拉斯顿·弗兰克斯(Augustus Wollaston Franks,后被封为爵士),他为博物馆目前各部门的设立奠定了基础。弗兰克斯不仅增加了博物馆内的英国和中世纪文物,还收集了欧洲和欧洲以外的史前资料、人种志资料和考古学资料,此外还有东方艺术品和手工艺品。 弗兰克斯负责收集的文物包括诺桑比亚的鲸骨首饰盒(Northumbria ,1867年)、皇家金杯(1892年)和10000件克里斯蒂(Christy)的史前和人种志收藏品,其中包括墨西哥的绿松石面具(Mexican turquoise masks)。1897年,弗兰克斯在临终时将自己的个人收藏转赠给了博物馆。其中包括宏伟壮观的奥克瑟斯宝藏(Oxus Treasure)。19世纪80年代,收藏品第一次被大量地分散到各处,自然历史类资料被转移到南肯辛顿区(South Kensington)的新馆里,那里成为自然历史博物馆。 



20世纪:现今收藏的发展



20世纪时,为了向参观者们更好地展示藏品,博物馆重组了收藏并开放了许多新展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主要发展是在1920年创建了研究实验室。它的职责是报告收藏品的状况并协助修复和保存它们。这个部门是发现许多收藏品在战争期间遭到破坏之后设立的。20世纪时有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在远征至乌尔(Ur)途中,在国外发现了被称为皇室陵墓的一系列墓穴。与此同时,在英国的萨顿胡(Sutton Hoo)发现了著名的盎格鲁-撒克逊王族的船葬(1938年)。1939年,这些发现物被赠予了博物馆。1997年,收藏品被再次分散,书库从博物馆移至圣潘克拉斯(St Pancras)的新大英图书馆中。 


大英未来的收藏


为了让现在和将来的人们受益,博物馆努力维持并扩大其收藏范围。在公共机构和个人的捐赠和资助下,该馆得以继续增加其收藏。除古代文物以外,收集当代文物对于博物馆来说也极为重要。以博物馆历史收藏中的各类史料为基础,这些现代作品来自于世界各地,见证了社会、政治、宗教、经济、艺术和科技的变化。当代收藏的文物建立了现在和过去的纽带,使博物馆能够向后代讲述世界的历史。


目前的当代文物和遗产包括:


1945年至2000年间的200多本日本摄影集 ,它们在大英博物馆之友的帮助下获得。其中3个本聚焦于反思当代日本:战后摄影集展。 


国王的嘴巴(La Bouchedu Roi),这件发人深思的艺术作品由艺术家Romuald Hazoumé创作。在艺术基金和大英博物馆之友的支持下,博物馆于2007年获得该作品,标志着跨大西洋奴隶贸易议会废除200周年纪念。在博物馆展出后,国王的嘴巴在2007年6月2日至2009年5月31日期间又在英国巡回展览。


一组著名国际艺术家的艺术奖章,受英国艺术奖章信托基金委托,这些新奖章被赠予大英博物馆。它们将在2009年6月25日至9月27日的毁誉勋章展上展出。 




大英博物馆建筑



  

大英博物馆的四翼大楼是现今的主体建筑,它设计于19世纪。其他重要的建筑包括圆形阅览室及其穹顶和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的大中庭。大中庭于2000年对外开放。 


现今主体建筑是由建筑大师罗伯特•斯默克爵士(Sir Robert Smirke,1780-1867年)设计于1823年,它是一幢带有四翼的四边形建筑:北翼、东翼、南翼和西翼。该建筑于1852年竣工。它包括古典雕刻品和亚述文物的展馆以及员工宿舍。斯默克设计的大楼采用了希腊复兴式的建筑风格,仿效了古希腊的建筑。具有希腊特色的建筑有南入口的圆柱和山形墙。从18世纪50年代开始,这种风格开始越来越流行,当时希腊和它的古代遗址被西欧人”重新发现"。该大楼的建造采用了19世纪20年代最先进的技术。大楼建在混泥土地板上,用铸铁打造大楼的结构,用伦敦的普通砖堆砌大楼。大楼表面则用波特兰石覆盖。


博物馆外部建筑设计成能够反映出建筑用途的外观。宏伟的南大门及其楼梯、柱廊和山形墙反映出建筑内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圆柱的设计是借鉴于古希腊的寺庙,大楼顶部的山形墙是古希腊建筑的一大特色。


国王图书馆

国王图书馆(King's Library)是斯默克设计建造的首个侧楼,于1827年竣工。


阅览室

建于1857年,位于博物馆的中心,大中庭的中央。


白翼大楼

白翼大楼(White Wing)面朝蒙塔古大街(Montague Street),由建筑大师约翰·泰勒爵士(Sir John Taylor,1833–1912年)设计,1882–1885年间建造。其风格与四边形大楼一样。白翼大楼的建造资金来自于威廉怀特(William White,死于1823年)的遗产。 


国王爱德华七世展馆

国王爱德华七世展馆由约翰·伯内特爵士(Sir John Burnet,1859–1939)设计,最初是博物馆北面扩建的一部分。这些展馆的设计和北入口具有罗马式的特色。展馆入口上方有王室纹章,北入口上方的王冠、狮子头和爱德华七世纹章的雕刻都是石雕工艺的特色。




北入口最初并不打算给公众使用。北入口和展馆面朝一条长长的林荫道,它是胜利游行路线的一部分。在北入口的上方可以看到举手礼的图案,它是这项宏伟设计的纪念物。1907年国王爱德华七世放置基石,1914年国王乔治五世和女王玛丽将其对外开放。 


大中庭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大中庭由由福斯特伙伴公司(Foster and Partners)设计,于2000年对外开放。 




博物馆的十大收藏与研究部部门:



非洲、大洋洲和美洲部:展现全世界本土民族文化的藏品。

 

古埃及和苏丹部:这些文物阐述了约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12世纪尼罗河流域文化的方方面面。


亚洲部:来自整个亚洲的史料:东亚、中南亚和东南亚。


硬币和奖章部:世界上最好的钱币收藏,拥有100多万件藏品。


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部:为现代和未来一代保护和研究藏品。

 

希腊和罗马部:古典时期最全面的古代收藏品,有超过10万件文物。


中东部:从石器时代至今,古代和当代的中东文明与文化。

 

可移动文物和宝藏部:符合可移动文物计划(Portable Antiquities Scheme)并遵循《宝藏法案》(Treasure Act)。


史前史和欧洲部:文物包括非洲和亚洲最早的人类工具,以及欧洲的艺术品和古物。

 

版画和素描作品部:拥有国家收藏的100多万件西方版画和素描作品。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项目


大英博物馆在伦敦举办的秦始皇兵马俑展旨在让大众加深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促进文化交流仍然是大英博物馆在远东的国际工作的重点。不仅只是了解中国的文明,还要鉴赏全世界的文化。




在中国举办的大英博物馆展览:

古代奥运会

  香港文化博物馆(2008年8月2日–11月24日)

  上海博物馆(2008年5月1日–7月12日)


英国走向世界:1714年–1830年

  北京故宫博物馆(2007年3月–6月)


艺术与帝国

大英博物馆亚述王国的宝藏

  上海博物馆(2006年7月–10月)


世界文化瑰宝

  北京首都博物馆(2006年3月–6月)

  参观人数超过30万。 


在伦敦举办的展览和活动

秦始皇兵马俑

  大英博物馆(2007年9月13日–2008年4月6日)

  参观人数超过85万。


大自然的魅力:中国艺术中的花鸟鱼虫

  大英博物馆(2008年1月10日–8月5日)


大中庭内的中国雕刻品

  大英博物馆(2008年2月4日–11月30日)


革命的象征:毛主席像章的昨天与今天

  大英博物馆(2008年4月10日–9月14日)


中国风景园林展(大英博物馆的邱园)

  大英博物馆(2008年5月3日–10月27日)


中国新年

  大英博物馆(2008年2月9日)

  参观人数达3.5万。


谅解备忘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故宫博物馆

  • 上海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在线商店




相关文章:


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中国国宝重器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会见大英博物馆新任馆长


“中国盛事”主题展览亮相大英博物馆 



联系方式


中国推广处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3号蓝堡国际中心2710室

  电话:010 65816820 - 602

  传真:010 65836205

  邮箱:Beijing@chinaww.net

  QQ:861641112



地址:British Museum Reading Room, Great Russell St, London WC1B英国

电话: +33-020-73238000

网址: http://www.britishmuseum.org




图集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