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国度中的真实——鲁道夫·谢弗的逝者肖像

张萌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6-08-24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摘要:鲁道夫·谢弗(Rudolf Schäfer),1952年生,德国摄影师。

冷战的意识形态语境影响着二战后德国的艺术发展轨迹,东德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和西德的抽象形式主义风格各自分立,柏林墙并不仅仅是一道地理界限,也将德国人的文化认同引向对立的政治语境中,同时试图消解德国人自身的身份认同感。在东德,纪实摄影师的镜头沦为了话语宣传工具,只有极少部分的摄影师还坚守在独立纪实摄影的阵地上,鲁道夫·谢弗(Rudolf Schäfer)便是其中一员。

Fachkamera.jpg

鲁道夫·谢弗

与冷战初期史塔西(Stasi,即当时的东德国家安全局)带来的压抑氛围相比,20世纪70年代的监视制度有所放松,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摄影界。20世纪80年代,独立纪实摄影得到东德摄影文化联盟的赞助,该组织设立了65个颁发给无偿摄影师的奖项。此外,大量民间刊物得以发展,比如1984年莱比锡的许多摄影师都参与创办了地下摄影刊物《留影》(Foto Anschlag),这本杂志主要刊登罗兰·巴特等人的摄影理论译文、民间摄影作品以及最新的东德摄影评论文章。

谢弗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拍摄黑白照片,他是东德第一个重新使用固定焦距镜头的大画幅相机的摄影师。一般情况下他都会使用125.4cm×20.5cm的印相纸,并采用铂金印相法,而这项技术在东德早已鲜有能者。这些印相与图片新闻或SED(德意志社会主义统一党的简称,该党派是两德时期东德的执政党)提倡的业余摄影截然不同。对于大画幅相机的应用以及考究的映像技术导致他的工作进程十分缓慢,也使其作品产生出一种与拍摄主体之间的距离感。和快照不同,这些照片会让人想起尤金·阿特杰和奥古斯特·桑德的作品。谢弗曾说:“桑德为精确描述主体的、档案般的、序列性的纪录方式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模式。”他追随着桑德的脚步,甚至在使用铂金印相时都十分严谨,希望可以产生出一种截然不同的效果。谢弗拒绝使用单独的图像,总是制作成套系的专题摄影,比如《战争的印记》《一代人》《肖像》《俄国之夜》等。

1979年到1981年,谢弗拍摄了《逝去的面孔》(Dead Faces),这是在东德慈善医院拍摄的一组极具争议的照片,共13张,它们展示了一种特殊的肖像,于1982年在德累斯顿第十一届东德官方艺术展上展出,并于1989年以摄影集的形式在西德出版,书名为《终眠:已逝的面孔》(The Eternal Sleep:Faces of Death),让·科克托以短文《论死亡》为其作序。在这些颇受争议的肖像照中,谢弗拍摄了一些刚刚逝去的面孔,他们年龄不一,有年轻的、中年的,还有布满皱纹与苍老的。他对自己的拍摄对象所知甚少:他们生于何时?死于何时?又是为何而死?

与安德鲁·塞拉诺摄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颇显恐怖的作品不同,谢弗并不想在作品中制造惊悚骇人的效果。在他的专题摄影中,这些逝去的面孔以黑白照的方式呈现,尽可能地保持原始感。在他的所有摄影作品中,拍摄对象总是以正面完整地展现在镜头前,这是一种对于生者最自然的呈现方式,谢弗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来表现逝者。每一个个体的细节均以一种柔和的效果被渲染,没有逝者躯体的冰冷和硬生生的感觉,也没有任何刺眼的光效。谢弗强调,他并不想展现奇异,而仅仅是想朴素地描述“死者所是”。

在精致而慢节奏的图像中,他希望这些面孔可以体现出这样一种效果——“宁静的时刻,休憩将至”。在白色床单的衬托下,这些面孔泛着柔和的光,就好像他们的身体托着生命之轻。大画幅相机使面部的细节显露无遗,毛孔、眼睫毛、耳洞、白头发和卷发,让人不禁联想到生之国度。在每个肖像照中,主体总是紧闭双眼,嘴上挂着宁静而神秘的笑容。其中一张照片,主体是一个中年男子,他长长的睫毛遮住紧闭的双眼,隐约可见的白发夹杂在波浪形的卷发中,述说着他的年龄。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死亡的特质,黑白照片甚至使观者无法看出肤色的变化,眉毛、双鬓和胡子上的毛发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谢弗拍摄了大量的逝者肖像,这与官方所倡导的社会图景背道而驰,因此被视为消极素材并遭到查禁。谢弗对死亡主题的系列拍摄是想通过图像间的对比,找到死亡的集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他以一种中立的风格,从同一的正面视角刻画拍摄对象。而这些近乎相同的图像中,风格和形式的不断复制让我们想起了桑德对同一性的偏爱,以及他对一种客观观看的蓄意重复。就像桑德的档案一样,谢弗的系列肖像照使观者可以清晰地对比图像,发现专题摄影图像中出现的主题和经验。

谢弗镜头下的安详笑容和宁静表情与另外一个死亡系列《永恒的面孔》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永恒的面孔》是恩斯特·本卡特(Ernst Benkard)于20世纪20年代在德国出版的摄影集,随后便成为了畅销书。书中的123个面具与谢弗作品中的那些面孔一样,带有奇怪、神秘而平静的笑容。其中一幅名为《塞纳的无名少女》的临终像成为了当时的某种符号,这是一个年轻女孩的面具,她的脸上挂着美满的笑容,这种面具的复制品在20世纪的德法十分热销,很多家庭都把她的头像挂在墙壁上。另外,二者还有另一个共同点,即石膏雕刻和铂金印相制造出的鲜明对比——超脱凡世的宁静与身体细节间的不协调感。

谢弗的作品是对战前魏玛摄影文化的回归,在冷战语境中独辟蹊径,将目光放在逝者的面容上。每一幅肖像照都将观者引入了一个安静而平和的注视氛围中,与外部那个吵闹的疯狂世界不同,这里没有纷争和对立。在这个静止的世界里,人类或许露出了他们最为本真的面目,那栩栩如生的睫毛、皱纹、毛孔和胡茬与逝者的宁静安详分别指向了两个国度——生之尘世和死之乐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