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逻辑不能取代专业原则

张瑞田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6-11-07

摘要:随着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发展,全国各地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培训中心。除中国书协推出的书法考级制度外,教育部考试中心、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文化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中国美术学院等也都有一系列相应的书画考级体系。与此同时,为填补教师师资空缺,除中书协推出的蒲公英计划外,全国各地甚至出现了一批以短期(三两天)培训,获得书法教师上岗资格证的书法教师培训班。例如,近日,出现一则“‘墨客商学院’书法教师职业注册集训班”的消息,经过三天的学习,通过考试即可获得由中国书法家协会颁发的“书法考级注册教师资格证书”。这样的培训班是否具有认证的能力?此外,如此填鸭式的为资格证书而进行的培训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教师,也是令人生疑的。本期新闻时评就上述现象进行一次讨论。

犬子小升初,有学校招特长生,犬子带着几幅书法习作去面试,考官看一眼书法,就问:书法几级啊?犬子摇头。他回答不了考官的问题,他不懂书法考级,我鼓励他学书法,是理解一种艺术,是锻炼书写汉字的技能,目的不是为了考级,何况对书法我略知一二,考级的高低,绝对不是书法真实水平的高低,考试的标准,考官的书法判断能力,也没有考级,权威性、专业性何在呢?

书法考级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理由不充分,行为也滑稽。

对书法考级我一直没有好感。无非是利用社会团体和专业院校的资源,对书法爱好者的水平进行鉴定,分出三六九等。且慢,鉴定,分出三六九等,不是简单的事情,有繁复的手续,其中包括缴纳评级费等环节,也就是说,书法评级,有清晰的商业逻辑。

书法考级一定是受钢琴考级、英语考级什么的影响。从专业角度来看,钢琴与英语有着明确的衡量标准,也有熟知这个标准的专业队伍,因此,他们评定的专业级别能够服众。书法不行,这门艺术有一点复杂,它与一个民族的基本文化密切相关,又与技能性艺术浑然一体。同时,不同的书体,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书法家不同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追求,有着难以逾越的障碍,让评级者束手无策。另外,对书法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书法经典作品,即使是穿越古今的书法家,学者的评定依然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当代书法爱好者的队伍参差不齐,其中有秉笔数日的少年,有痴迷书法数年的青年,有退休的中老年……对他们书法的评级无论如何不知道依据什么,该从何处下手。

看到一些人的书法等级证书,什么来路都有,五花八门的。我知道,这与书法没有关系,与书法创作和书法家也没有关系,它与现实社会有关系。与社会有关系,似乎就有生命力,就有卖点,就有许许多多的人开始打算盘。这一点很像“论文现象”。不管是学术机构,还是机关团体,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免不了要评职称。评职称强调论文,评职称者大多没有写作能力,于是商业逻辑发挥能量了,很快,写论文的枪手,卖版面的杂志报纸,在评职称者和论文枪手、报刊编辑之间穿梭的掮客应运而生,所夯实的一个产业链条,至今未断。

我觉得书法评级与这等事很相像。考虑到学校招特长生重视等级评定,考虑到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虚荣,考虑到无数书法爱好者对书法评级的消费需求,自然有了市场化的考量,奇形怪状的机构和人,开始争夺评定书法等级的话语权。有市场需求,就意味着财富。在推崇财富的当下,评定书法等级的话语权就是获取财富的媒介。

必要对书法评级行为叫停。首先,书法评级没有文化根基和学术要求,对书法家的评价缺乏学理性和艺术标准。第二,泛滥成灾的书法评级,会混淆全社会对书法艺术的真正理解,甚至会把人们引入歧途。第三,试图建立一个科学、权威的书法评级专业队伍,并确定一个人人认可的书法评级办法,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第四,对书法评级商业逻辑的热衷,腐败难免,公正难行。

但是,这不等于说我对当代书法家的权益和书法作品的命运漠不关心。在当代书法作品的最终评判中,中国书法家协会所举办的展览固然存在缺点,但所做出的艺术结论基本得到大家的认可。如果我们需要社会力量对当代书法家进行有限的价值区分,高端的展览,有序、严密的评选,批评家的理想分析,有艺术眼光和道德底线的评委,可以给我们一个靠谱的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