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烘焙“青年艺术家”这块大蛋糕?

邢千里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6-11-09

摘要:当艺术作品在拍卖会上屡创天价这类新闻 还在不时刺激我们的神经时,不经意间却发现一大波青年艺术家展览、评选、艺术节、推广计划等项目早已把我们结实地包围了。如 AAC 艺术中国、CAFAM未来展、大学生提名展、保利新势 力、美术新青年等。有的刚刚亮相,有的已经持续数年。 

青年艺术家1.png

彭薇 新洛神赋 绢本 2005 年 2014 年北京匡时秋拍, 成交价 253 万元

       当艺术作品在拍卖会上屡创天价这类新闻 还在不时刺激我们的神经时,不经意间却发现一大波青年艺术家展览、评选、艺术节、推广计划等项目早已把我们结实地包围了。如 AAC 艺术中国、CAFAM未来展、大学生提名展、保利新势 力、美术新青年等。有的刚刚亮相,有的已经持续数年。 

       对于年轻艺术家、画廊、拍卖行、藏家、高校 来说,这不仅意味着他们的可选项目变多,也使他们之间的合作机会增多,有利于实现共赢。无论是对画廊、拍卖行,还是新进场的艺术机构来说,“大腕”艺术家的学术及市场定位已经基本明确,介入成本太高,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万元均价就显得十分“亲民”。对于新晋藏家来说,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更贴近其收藏构想与趣味,同时还可以获得可观的收藏回报。 

       此时市场需要补充大量新鲜的青年艺术家资源,这也是培育自己的艺术家群体,建立合理的年龄构成与价位梯队的最佳时机。高校也乐于看到自己的年轻师生有更广阔、更多元的市场空间来检验教学成果,展现教学实力,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从中国艺术发展的大局来看,也有利于鼓励、发现和培养年轻艺术家,丰富和逐步完善艺术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 满足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难看出,原有的学术评价和市场格局正在被打破,过去单一、垄断的艺术生态已经无法适应当代艺术语境的变化。这是时代的必然。 

       然而,新格局的建立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仅有热情和信心是不够的。《北京日报》署名陈涛的文章《青年艺术家“选秀”:有人获益有人存疑》就写道“:当回望这些宣称为青年艺术家做推广的平台,不难发现,它们中绝大多数虽已走过5个年头,可真正推出的冒尖儿‘80后’艺术 家没几个。喧嚣背后,有着怎样的暗流涌动?” 

       不论这些“青年艺术家”项目宣称自己的艺术态度如何纯粹,在这些喧嚣背后,资本追逐利益的本能还是几乎毫不掩饰地暴露出来。大家都在努力烘焙的这只“青年艺术家大蛋糕”的最终归宿还是市场,是一个个具体的终端消费者。中国艺术品市场曾经的火爆让人记忆犹新,几乎所有人都期待着在自己身上重现一朝蹿红、一夜暴富的神话。如雅昌艺术网围绕线上征集活动,同时举办了“通往艺术家之路—— 2014全国美术学院雅昌新势力巡讲”系列活动,深入美院等各大高校,为身处互联网时代的艺术在校生和刚走入社会的从业者解答如何成长为商业与艺术价值兼得的优秀艺术家等现实 性问题。 

       这样的愿景当然是没有错的,但要想在 三五年的短时间内,将这些刚从院校走出来的年轻艺术家进行学术定位和市场推广总让人觉 得多少有些拔苗助长。诚然,这些年轻人中也有部分人有一定的市场想象空间。但要成长为一个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艺术家,仅靠这种商业化的团队操作是不够的。他们的人生经历还相对单薄,对艺术、文化和社会的认识与体会相对欠缺,作品中更多地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是过于炫技,二是对文化和社会问题的解读流于表面,在突出个性化体验与表达的同时难免有些“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嫌疑。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功利化的艺术市场氛围下,很多人对于市场的趣味过于敏感了,他们深知哪类作品更容易受 到青睐:要么是走向概念化的伪传统主义风格或泛政治化、现实主义符号,要么是走向故弄玄虚、肤浅矫饰的东西方哲学图解。这也是为什么每年这么多青年艺术家被各种平台挖掘出来,而真正“冒尖儿”的却没有几个。 

       这类青年艺术家项目大都依托自己的资源各自为战,有的侧重学术姿态,有的则直面市场和藏家,缺乏一个总体的规划和标准。这就使得很多年轻艺术家在各个平台之间疲于奔波,变得无所适从,对自己的艺术道路产生惶惑甚至动摇。 

       不过,当下大部分青年艺术平台仅凭一腔热情和乐观预期在做,缺乏有效的造血机制。造血机制的形成,有赖于一个成熟、理性、客观、持续的选拔、培养和评价体系,这不是一两个画廊 或者艺术机构能够独立完成的。事实也证明,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急功近利或过于理想主义的做法,都很难长久。如何评价这么多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怎样才算是“有天赋”“有潜力”? 学术界、艺术家、市场和社会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判定角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年轻艺术家在这些喧嚣的平台面前迷失了方向,在荣誉 和利益的召唤下就无法再保持一颗对艺术的执着与平常心。 

       有些青年艺术家项目为了赢得学术界和市场的关注,强化自己的平台特色,往往喜欢依附或者抛出一些响亮的艺术名头、概念,试图引领一时的艺术潮流,从而影响艺术市场的走向。如当代水墨、新写实绘画、新抽象,等等。这些名头或概念要么在国内缺乏其发生学上的逻辑线索,要么在学界依然充满争议、甚至先天不足。继续这些方面的探索固然没有错,也是必要的,但是作为有着明显导向性的潮流噱头,很容易对艺术市场特别是年轻艺术家造成功利化的暗示和刺激。很多人在没有多少文化思考和艺术积淀的情况下,为了博得眼球,根据这些噱头进 行“命题创作”。如当代水墨(曾称实验水墨、现代水墨),这个概念本身就表明了中国传统文人 画在面对西方强势语汇时的矛盾心态。“水墨” 这一概念的重提,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墨,而是试图从“中国画”这个殖民色彩浓厚的概念 中抽离出来,放到与“油画”这个材质性的概念 同等的地位上来。用李小山的话说,是从“文化”逃避到了“材料”,是为了更好地切入当下性存在。表面上卸除了多余的负担,能以一种轻松纯 粹的姿态反思传统和应对西方,而事实上水墨本身绝不仅仅是材料,它早已凝结成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是中国古代绘画最为核心的、超越材料之上的精神载体。 

       因此,关于“当代水墨”的艺术探索,对于艺术家的素质要求,不是像看上去的那样更容易,反而是更难。而更多的年轻艺术家由于缺乏必要的传统文化艺术修养和中西方艺术对话的深度思考,作品更多地停留在似是而非的笔墨游戏和中西方符号的主观堆砌上。纵然一时可以得到市场的认可,但从根本上来说,不论是对艺术家个人、艺术市场还是中国当代艺术整体生态的良性发展来看,都是不利的。

青年艺术家2.png

陈飞 熊熊的野心 丙烯画布 2009 年

2013 年北京苏富比秋拍, 成交价 524.8 万元

青年艺术家3.png

郝量 云记 手卷 绢本重彩 41.5cm×1340.5cm 2013 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