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首次成功叫停海外流失文物拍卖

芜生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6-11-14

摘要:中国国家文物局向日本横滨国际拍卖株式会社发函,表示该社原计划上拍的多件拍品系来自中国的非法劫掠文物,中方要求将其撤拍,并保留追索的权利。

据悉,国家文物局颁布的《文物拍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刚刚出台,一则爆炸性新闻旋即被登出:中国国家文物局向日本横滨国际拍卖株式会社发函,表示该社原计划上拍的多件拍品系来自中国的非法劫掠文物,中方要求将其撤拍,并保留追索的权利。横滨国际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收到相关文件后,公司第一时间开展调查,最终决定撤拍,将拍品返还给了委托人。该批拍品是否属于‘非法劫掠的文物’还没有得到核实。”国家文物局也公开向记者证实事件属实,指出《办法》规定“被盗窃、盗掘、走私的文物或者明确属于历史上被非法掠夺的中国文物等几类物品,不得作为拍卖标的”,并希望有关机构和个人“认真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不买卖非法流失的他国文物,不以此类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

一直以来,漂泊在外的中国流失文物让人揪心。这封《关于停止拍卖中国流失文物的函》中提到,原计划于10月29日至31日在东京举办的“横滨国际2016秋季五周年拍卖会”中,734号拍品唐代天王敦煌壁画、735号拍品唐代木质彩绘佛像人物故事壁画(三件)一组、736号拍品唐代木质彩绘佛像人物故事壁画(七件)一组、737号拍品唐代木质彩绘佛像人物故事壁画、738号拍品唐代释迦牟尼敦煌壁画、739号拍品延昌唐代国华佛典手写唐经等一批标的,均系上世纪初在中国被劫掠、偷运至海外的文物。

据拍品图录资料显示,这批文物来自于日本人大谷光瑞,其出生于1876年,是日本佛教真宗派西本愿寺第22代法主、日本大正天皇的姐夫。《北京青年报》刊文介绍,1902年至1913年期间,大谷曾先后组织过三支探险队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足迹遍布我国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等40余座城镇,294个佛迹点。通过乱挖、乱掘和切割等破坏手段,在中国掠夺走了数以十万计的珍贵文物,给中国文物古迹造成了极大破坏。这些文物多数是通过大连港登船运往日本,其中占比重最大的当数图书、碑拓、写经和壁画。

另据北京时间财经频道报道:“大谷光瑞本人并不懂考古,他使用的考古队员也都是对考古一窍不通的年轻僧侣,比如发现《李柏文书》的橘瑞超,当时只是一个不满20岁的小僧人,他不懂得对出土时的情况做记录,以致后人在研究《李柏文书》时有很多疑团无法破解。这些年轻僧侣在所谓的‘考古’过程中往往会雇用当地老百姓乱挖乱掘,其对遗址古迹所造成的破坏,甚至比盗墓贼还要严重。”

当然,让人感到振奋的不仅是这场拍卖被叫停,毕竟拍卖行需要详细明白的史料去印证拍品的真实性,上述一系列文物的身世自然水落石出,其是否被劫掠而走一目了然。更让人惊喜的是《办法》的效用得到彰显,成功避免了这些文物因转售而再次下落不明、踪迹难寻。

这是国家文物局首次成功叫停海外中国流失文物拍卖。回想2009年佳士得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闹剧,这次的成功弥足珍贵。

可以说,中国艺术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提升,为我们赢得了更大的话语权。由于类似的拍品频繁出现在海内外拍场,此次事件也将给部分拍卖行、藏家以提醒,多年前野蛮的文化劫掠成为了古董收藏的原罪,只有让它们回归家园、回归博物馆,才能让文物变成全人类的财富。

壁画残片1.png壁画残片2.png

原计划上拍的唐代木质彩绘佛像人物故事壁画残片 图片来源: 横滨国际拍卖株式会社

壁画.png

原计划上拍的734号拍品唐代天王敦煌壁画  

图片来源: 横滨国际拍卖株式会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