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6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

王雯雯 刘肖肖  来源:《中国美术报》第22期 发表时间:2016-11-24

摘要:作为世界建筑艺术和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盛事,正在进行中的“201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注。设计师们分别以不同主题呈现着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对城市与文化脉络的探讨、对农村生活品质的关注,试图以建筑提供解决方案,以设计搭建文化与生活的桥梁。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寻找与众不同的看点。

我们应该在条件有限的状态下学会什么是可用的,而不是抱怨失去了什么……这份“来自前线的报道”不会只是一份记录人们谈话的编年史,我们想要平衡对未来的希望和严肃性。为美好的生活环境而战不会是一个轻松浪漫的过程,因此,这次展览将不会是一次单纯的声讨,也不会有热烈的讨论,更不可能是更衣室里鼓舞人心的谈话。

——亚力杭德罗·阿拉维纳


平视前线 

在阿拉维纳本人策展的主展厅中,上百根废弃的铝制建材被整齐悬挂在展厅的顶部,有如达摩克利斯之剑生生制造出一种紧张感,与主题“来自前线的报道”的气质不谋而合。除此之外,展厅四周的围墙也是用废弃建材所搭建出来的,原本军械库的砖制旧建筑被完全遮挡起来,徒剩一个空盒子。展厅四周放上了15个小屏幕,视频回顾了第15届双年展从任命策展人到最终呈现的过程。使用上一届双年展的废弃材料不仅响应了循环使用、重新利用以及升级再利用的理念,还展现了展览举办完成之后会产生的废弃材料的数量。

导言空间

未完成 

西班牙国家馆的展览题为“未完成”,由伊尼亚基·加尔尼塞罗和卡洛斯·金坦斯两位建筑师策划。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西班牙出现大批未完成的建筑,这件作品利用摄影创作来展示这一现实,引发人们去思考建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让大家重点关注过程,并通过对建设环境的乐观看法来作为设计的依据。



 

绿色建筑

新加坡建筑实践项目“WOHA”设计的顶级商务酒店和办公大楼位于新加坡中心芳林公园。其理念是将摩天大楼转化为垂直地貌景观的生态敏感型建筑,提升人居环境的舒适度。这一设计作品,直观地将绿色建筑设计概念一步步变成现实,给急速发展的城市带来了新的起点与转变。

 

建筑新动力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研究设计了“仿生海胆亭”。近些年来,人们不断向生物系统索取设计蓝图,探寻自然界中科学合理的建造规律,来丰富和完善建筑的处理手段,使新事物层出不穷。

 仿生海胆亭.jpg


水上世界

NLé architects在尼日利亚的Makoko部落创造了一个利用当地材料建造的学校——“漂浮的世界”。这个木构建筑基座为整齐排列的中空蓝色铁桶,以提供足够的浮力。首层为公共活动空间,甚至计划种绿色植物。二层则为“学校”的教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景观。这是创造“水面社区”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则是创造一个以此建筑物为单元的建筑群。第三阶段则是把这些公共功能的建筑和住宅建筑“规划”并连结成一个完整的社区,成为一个“水上世界”。

难民设计 

此次威尼斯双年展上,德国推出了一系列关注难民居住的建筑。德国馆的设计理念定位为“针对目前的政治局势作出回应”,并将展览命名为“创建家园。德国,目的地”(Making Heimat. Germany, Arrival Country),旨在为那些涌入欧洲的无处安身的难民解决居住问题。

2.jpg

 

极地探索

“南极馆”的设计来自美国渐近线事务所的建筑师哈尼·拉什德和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建筑学院。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等现象的愈演愈烈,警示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的重要性。这也是“南极馆”设计们想提醒观众的。

studio-hani-rashid-antarctic-pavilion-venice-biennale-designboom-04.jpg

 

手作 力量

西班牙国家馆巴拉圭建筑事务所Gabinete de Arquitectura凭借他们在中心馆的展览斩获金狮奖最佳展览奖。Gabinete de Arquitectura团队由索拉诺·本尼特斯(Solano Benítez)、格洛丽亚·加布拉尔(Gloria Cabral)和小索拉诺·本尼特斯(Solanito Benítez)组成,对于他们的作品,评委会的评语是“他们巧妙运用简单的材料、精巧的结构和低技术劳动力,将建筑带进了发展水平落后的社区。”

 

延展的空间

意大利建筑师玛丽亚·尤塞皮娜·格拉索·加尼索因为在西西里岛的作品备受赞誉,作品正在双年展的中心馆展出。整个建筑由两个独立结构组成:一个由钢筋混凝土元素构成的全封闭体块,用来作为主人的房子;以及一个由钢铁结构构成的可移动体块,用来作为客人居住的场所。整个建筑在不使用期间合二为一,在使用时可以分离,来扩大面积。

 

文化基因

“字库酒店”位于崇州市街子古镇,由成都本土建筑师刘家琨、北京建筑师马岩松及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荷兰MVRDV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设计。旨在打造成一座融合川西文化和川都精神的文化地标和院落式旅游度假酒店。

字库酒店.jpg

 

民间营造

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庄活动中心,是何崴在2013—2014年主持设计的一个乡村设计项目,将1958年的粮库改造成了小博物馆和村民活动中心。设计师结合传统和当地的建筑特色,将砖造型的变体设计到花墙上,做成一个个等边三角形,最后组合起来像一个六角形的空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何葳将这一墙体砌在展馆里面,并完全依靠工匠对材料的把控来实现。既是工业与手工业的一次对话,也表现了东方和地域性特点。

 在展览现场搭建的砖墙.JPG


城市精神 

“成都西村”位于成都市青羊区贝森北路1号。由成都本土建筑师刘家琨设计,整个“西村大院”被郁郁葱葱的竹子包围,再现传统生活的超大竹院,一条上至屋顶下至天井的社区休闲运动步道缠绕整个建筑,传统元素与当代表达相结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