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陈之佛一工笔花鸟画大师

陈嗣雪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发表时间:2016-12-15

摘要:该文回忆了父亲陈之佛的一生和艺术创作过程,认为父亲是实用美术的播种者,一生淡泊名利菩萨心肠,工笔花乌画继承我国传统技法,重视自然观察写生。

       我的父亲,陈之佛先生,本名杰,号雪翁,西历1 8 9 6年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浒山镇,西历1 96 2年卒于南京,享年六十六岁。

       艺术界谈论中国近代的图案画发展,或研究中国近代美术史时,几乎没有人不提到父亲的贡献与成就。

       父亲是近代工艺美术的先驱,工笔花鸟画大师,艺术教育家,终生为现代艺术教育而贡献心力。

       身为父亲的长女,同时也是他执教中央大学时的学生,将二十余年来随侍身旁所领受的身教、言教的回忆写出来,以帮助大家认识这位艺术家。

       他生长在一个农商社会的旧式大家庭中,他们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天资最为聪慧,小时候读书年年名列前茅。

       可是,家里对于子弟读书一事并不重视,甚至还觉得读书浪费金钱与时间,年轻人嘛!能学得一技之长乃是上策。在这种环境之中,父亲自然格外珍惜读书求学的机会,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常常喜欢提及他能继续求学的故事。他说:“我最最感激我的二伯父,他曾是清朝进士,有一天他和我父亲说:‘这孩子如此聪慧过人,是读书的上材,应该让他继续求学,他不读书,何人才配读书呢?’就是二伯父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前途。”

实用美术的播种者提倡取其形求其神

       因而,我父亲长大后才能远离家乡,进入杭州高等工业专科学校(现浙江大学的前身)纺织工程科求学,纺织工程内因为有纺织图案的课程,引发了他酷爱美术的兴趣。

       杭州高等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后,他以公费到日本留学,进入日本东京国立美术学校深造,成为国人专修工艺图案第一人。

       染织图案,必须有严格的写生基础,通过写生、观察、体验、分析,描绘出自然界花卉禽鸟的形态特征,寻找本质的美,然后依据图案的造型法则,加以取舍变化,取其形、求其神。

       他对写生功夫非常认真,成绩斐然,留学日本时跟同时留日的丰子恺经常一起做花鸟画写生,因此他早期的工笔画是从图案与写生着眼。

       他从日本学成归国后,一面教学、一面创业,专门绘制纺织品图案,对于我国纺织图案的改进与发展,贡献很多,堪称是我国早期实用美术的播种者,因而享有“图案画大师”的尊称。

       父亲毕生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四十年如一日,诚诚恳恳,谆谆教导,诲人不倦。生前曾先后任教于上海艺大、上海美专、广州美专、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并且在抗战最艰苦之时受命出任国立艺专校长。

       除了教书之外,从他二十七岁开始,先后将研究心得出版,他的著作有《图案法A B C》、《图案构成法》、《图案第一集》、《中国陶瓷器图案概观》、《艺用人体解剖学》、《中国佛教美术与印度美术之关系》等,并撰文介绍西洋美术史、透视学及色彩学。

       他不仅教学认真,人缘与道德修养更好,深得学生爱戴,记得他三十余岁时,因为接受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的聘请,不得不离开广州美术学校而回南京,竟然有二十多位学生因为舍不得离开这位好老师,便跟随他来到京沪继续他们的学业。

       父亲时常对学生说:“大凡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感情比较真挚,感觉比较敏锐,观察比较深刻,想像比较丰富,以这几个条件来创作,自然会产生优美的艺术品。有人以为艺术家是最浪漫,不拘世俗,甚至以为非放荡生活,不足以显示其为艺术家的身份,我可不同意这种藉口,试看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一笔一画,一字一句,都要苦心思索,甚至废寝忘食,非达完美境界决不终止。这种严肃的态度,是艺术家创作时应有的良知,如果失去了这些良知,也就不成其为艺术家了。”

       父亲对自己的要求极严,终日里除了研究教学外,非看即写,非写即画。学生们常说:见其画如见其人,使人肃然起敬,也感到无比亲切。

       父亲艺术的卓然成就,在于他继承了民族传统的精华,使之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他的创作艺术性很高,同时更为大众喜爱,我们欣赏他的作品,充分地体会到他的艺术思想和表现手法是深入生活的,是以自然为师的。

       父亲的修养,和他的幽默风趣,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当他从日本留学回国执教于杏坛时,动了蓄须留发的念头,从此一副圆圆的眼镜,一袭布长衫,成了父亲久的特征,也流露出艺术家独特韵味。父亲相貌温文儒雅,身材矮小,但由于举止言行十分厚重,令人尊敬和爱戴。

       我的母亲是个不识字的乡间闺秀,当时正是五四运动之后,许多留学生都放弃了糟糠之妻,从日本带回娇艳的日本姑娘,而我父亲并没有因为教育程度的悬殊而遗弃家乡发妻,反而恩爱专属,永生不渝。

       至今,我仍珍藏着父亲和母亲小别所写的一封老情书,不仅是父亲挚情流露的墨宝,是遗留给子孙伟大的榜样,让我们知道夫妻之间永恒的爱是无形的,是伟大的。   

淡泊名利菩萨心肠非看即写非写即画

       父亲的人生观,如同他的名字,淡泊名利,一生为众生服务,并有着一副菩萨心肠。父亲礼佛,但不迷信,对佛教的真理相当有研究,求学时代,他单名为“杰”,后来他自己改名为“之佛”,可见他对“佛”有颇深的缘分。记得父亲曾对我们说“心即是佛”的名言,也就是勉励我们要由心底发出菩萨心肠,做好人,做好事,不虚伪,要真诚。当年我们的家,父亲取名为“养真庐”,而现在我把自己的家取名“养真楼”,以示遵奉教诲。

       我们兄弟姊妹五人,父亲特别疼我,小时候走到哪儿去玩都带我去,学生来家里画画,最喜欢画我。等我懂事后,由于弟弟妹妹年纪小,家里环境并不宽裕,我就帮母亲照顺父亲。譬如父亲生平最怕上理发店,又不愿长发披到肩头,于是在我读初中,会对镜自己修剪头发开始,我便成了父亲专有的理发师,直到离别大陆。

       七七抗战爆发,江南一带相继沦陷,父亲担心曾经留学日本,会被日本人利用,终于带着重病初愈的身子,和一家大小七、八口踏上渺茫的旅程,千辛万苦奔向四川,追随已迁校到重庆的中央大学。

       当时四川虽是天府之国,但物资缺乏,尤其绘画材料不易觅得,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放弃图案制作,从事工笔国画。

       因父亲是由西洋画而中国画,所以他的画特别重于写实与色彩的运用。他的工笔花鸟画有与众不同的风格,独树一帜。布局美,线条匀细而有劲,设色更是艳丽而不落俗,使人产生“清”、“香”、“幽”之情怀。他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技法,并重视自然界的观察和写生,而且把自己多年来在图案上的造形、色彩的研究,运用到工笔画上,赋予我国绘画新的生命,表现绘画动态意境,丰富了绘画的思想与内容,创造自己独特的清新典雅艺术风格。

继承我国传统技法重视自然观察写生

       他反对在艺术上浮华取巧,主张在传统基础上痛下工夫,认为视、写、摹、读,是学习花鸟画四个重要环节,缺一不可。首要“夺造化之妙”、“师法造化”,观察写生是也,二要“师法于人”,是读书临摹,两者不可偏废。作画要和古人所云“感物而动”、“情即生焉”,达到情与景融合的境地。

       在构图上,他也认为必须掌握对比调和、节奏均衡,所谓“跗萼相衔”,前尾一体,疏密虚实,位置得宜,则多不嫌满,少不嫌疏,仍为构图处理上之名言。色彩上做到“艳而不失之俗”、“淡而不失之枯”,用艳色时红装素裹,鲜明热烈,和谐而不俗,用素色时清新潇洒,雅而不薄,淡而弥永,强调对比调和的原则,是花鸟画设色必须掌握的问题。

       每一位画家都期望自己的创作,能够得到大众的共鸣,并贡献给所有爱好艺术者。民国廿一年到廿五年(1932—1936年)之间,父亲费尽心血筹备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纯图案画展。我们看他日以继夜地努力,创作出一幅幅庞大的作品,正为他高兴之际,无情的战火毁灭了他一切希望。当时父亲内心的失望与痛苦,不是少不更事的我们所能了解的,也不是悉心爱顾的母亲所能了解。至今父亲筹备个展的许多杰作,不知散失何方。

       抗战举家迁到重庆后,父亲终于以沉痛的心情,化悲愤为力量,再接再厉,有了创新的工笔花鸟画作品,绘画上造诣更深。“皇天不负苦心人”、“有志者事竞成”,父亲终于在民国廿九年(1 9 4 0年),以工笔花鸟山水画展出于重庆励志社。

       我还记得上下二层的会场,挂得满满。那时的新闻传播没有现在的进步,但会场里每天人山人海,盛况空前。观众的那股喜悦之情,狂热的爱好,使人久久不能忘怀,也使父亲痛苦的心灵里填上了无限的安慰,他的心血得到大众的共鸣的代价。画展结束的时间已到,爱好者迟迟不忍离去,直到天色已暗,预备收卷画作时,一群素昧平生的观众匆匆赶到,恳求务必将作品再展示出来,让他们观赏购藏,父亲不忍令他们失望,于是重新展画供赏。

       那是一次非常成功、非常轰动的花鸟画展,父亲以往“图案画大师”的美誉,又多了一项“工笔花乌画大师”的盛名。名利兼收之后,父亲个人并没有享受到,他后来把画展卖画所得的血汗钱完全奉献给重庆国立艺专了,这种为教育牺牲的事,他从不跟人提起,也鲜为人知。

       父亲一辈子不愿做官,也不善行政工作,完全是一介艺术家、画家、学者、老师。当时教育部长慕名敦请父亲出任艺专校长,在三顾茅庐之下,父亲无法推却人情包围,只能接受几乎没有人肯承担的艰苦任务。

       那时正是抗战末期,学校经费拮据,校舍难觅,好不容易在重庆沙坪坝对岸磐溪两公里外的一个大宅院设校,交通非常不方便,全校的事务费,还不够购买画模特儿时生火取暖用的木炭。若干名教授不肯吃苦相助,父亲不但自己掏腰包,赔上金钱,辛苦得几乎连老命都赔上了。那时我已进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念书,父亲对我说:“办艺专让我真正体会到‘患难见真情’这句古训。”  抗战胜利并未带给我们多久的欢乐,将我们分隔在两个世界里。虽探听到父亲的一些生活情形,却无法消减我对父亲的怀念。

       如今阴阳两隔,子欲养而亲不在,时光易逝,他离开人世迄今已匆匆二十周年,迎思怀念之情,填塞胸臆,提笔记下二、三往事,以为感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