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观世界中寻回自我

陈醉  来源:人民政协网 发表时间:2017-01-08

摘要:宋代的苏东坡曾从理论上对文人画进行过阐释和定位,他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意思是画得光是像,就跟小孩的水平一样。“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写诗是什么就写什么,这个人肯定不是诗人,这种见解和指导思想是宋代绘画很重要的发展。苏东坡把文人的思想和书法笔趣自然地引入到画中,导致了绘画审美领域的极大变革。宋代以后绘画方式产生变化的重要结果就是文人介入了绘画,古代的画家地位并不高,与“百工”相等,被称为工匠,画壁画也不能署名。其实国外也是这样,古希腊时期的画家也是匠人,最了不起的是诗人,是哲学家。

在客观世界中寻回自我

陈醉


  宋代的苏东坡曾从理论上对文人画进行过阐释和定位,他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意思是画得光是像,就跟小孩的水平一样。“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写诗是什么就写什么,这个人肯定不是诗人,这种见解和指导思想是宋代绘画很重要的发展。苏东坡把文人的思想和书法笔趣自然地引入到画中,导致了绘画审美领域的极大变革。宋代以后绘画方式产生变化的重要结果就是文人介入了绘画,古代的画家地位并不高,与“百工”相等,被称为工匠,画壁画也不能署名。其实国外也是这样,古希腊时期的画家也是匠人,最了不起的是诗人,是哲学家。

  中国文人画极其推崇“逸笔”,重“意”而轻“形”。在此之前,富丽堂皇的唐代绘画已被宋代工致细腻的画风所取代。如果从绘画技巧来看,文人画并不是很重视技巧,而是主张抒写胸中逸气。所以从技巧的发展来讲,绘画在一定意义上是衰落了,但它却加进了文人的意趣。文人不同于民间工匠,唐诗宋词高峰以后,文人觉得诗词这种文字表达,还不能把自己的胸中逸气更充分地宣泄出来,所以文人画就出现了。文人注重画中趣味,而且加上了很多文学上的东西,因此,画家本人的地位提高了很多,画面中出现了诗文,出现了作者的署名,出现了各种礼仪上交往的记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文人画产生了一种新的技巧,对笔墨的玩味越来越明显,出现了重视笔墨的倾向。文人对这种渗化的趣味,包括对墨对毛笔的更细腻的把握,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工匠的技巧衰落了,而写意的文人技巧又冒出来了。直到后来文人画根本摒弃色彩,靠“墨分五色”来解决绘画的色彩问题,这个时候文人画发展到了极端。这个变化,成了宋元之后中国绘画传统的发展和延续,形成了中国绘画的重要特色。此后,文人画作为一个模型,诗、书、画、印成了基本元素,再加上线条墨色渲染的趣味,构成了文人画的总体特征。它已经不像唐代的壁画,而且也不是那种以工笔为主的宋代院画,当然和民间绘画那种对美好愿望的表达也完全不同。另外,文人画整个色彩也不像民间绘画的那种大红大绿,而是以淡雅灵动为旨归。

  文人画的这种趣味逐渐得到了中国人的认同,尤其是文人阶层的喜爱。到了石涛、八大山人,他们更强调自我的表达,更加个人化,尤其把“传神”理论推向新的高度,并提出“似与不似之间”、“一画论”这些重要观点。中国文化讲“知人论世”,讲文如其人,讲画如其人。一般而言,从书法中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这个感受是从作品里体现出来的,自己的气质表现在中国画里尤其重要,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在外物世界中寻回自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