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品市场

赵力  发表时间:2017-01-16

摘要:2008-2009年的全球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剧烈变动,究其原因既有众所周知的外部影响,也有艺术市场的自身因素。正是在这些外部影响和内部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中国艺术品市场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而多变,同时也让人们对于其未来前景充满着疑问与困惑。

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品市场

赵力


2008-2009年的全球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剧烈变动,究其原因既有众所周知的外部影响,也有艺术市场的自身因素。正是在这些外部影响和内部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中国艺术品市场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而多变,同时也让人们对于其未来前景充满着疑问与困惑。


金融危机与艺术品市场


一、金融危机爆发与艺术品市场行情的同步下跌


自2007年美国房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至2008年逐渐滚雪球式演变为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最终以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为时间界分,扩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对应于整体经济形势,根据法国Artprice所提供的《2008年度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中全年价格指数图表,我们不难发现2000年以来全球艺术品市场价格指数在2009年5月末攀升至阶段性高点,也恰恰是在5月初、5月中,纽约佳士得、苏富比两家拍卖公司于“战后艺术及当代艺术”和“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领域迭创新高的骄人战绩,还令不少业内专家对于“艺术品市场抗拒金融风暴的能力”信心满满。然而令人沮丧的是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过久,6月开始全球艺术品市场即出现了掉头下行。即便6月份在伦敦举办的“战后及当代艺术”和“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仍创出了不少纪录,即便6月份全球商品价格尤其是原油期价仍冲高至每桶143美元,但是似乎这一切都无法扭转艺术品市场的行情大势。现在看来,2008年7月、8月所出现的昙花一现的“行情反转”,其中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新兴市场,还有就是欧洲区域性市场的购买力,其原因是一者这些地区并不处于金融风暴的旋涡中心,一者由于传导上的时间差让这些地区的购买力依旧屈从于市场惯性。因此当雷曼兄弟公司宣布倒闭的消息传遍全球各个角落的时候,被有意无意间遮蔽的事实才仿佛一下子跳到了世人眼前,在震惊之余人们早已手足无措。如果说2009年9月英国当代艺术家达明•赫斯特向伦敦苏富比拍卖公司提供200件作品以举办个人专场拍卖是一个“自杀式预言”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行情变化则以“他杀性”的急剧下跌而令人毛骨悚然:在9月末至11月末的短短两个月内,Artprice全球艺术品价格指数出现狂泻,而当11月末全球原油期货跌至每桶50美元的时候,全球艺术品价格也已跌去了50%。

2008年艺术品市场行情下跌与金融危机爆发之间的同步性,的确大出人们的意料之外。因为根据历史的经验,一部分专家认为艺术品市场的价格变化通常会落后股市约1个季度或4个季度的时间,这就是奥利维•钱尼(Olive Chanel)所说的“后置效应”, 而这一结论也得到了美国“梅墨艺术品指数”的充分验证,只是在麦克•莫斯(Michael Moses)和梅建平的相关研究中艺术品市场行情变化的“后置期”最多则延后股市至6个季度。 而另一部分专家根据欧美艺术品市场在一次大战、二次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50年代以来多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得出了艺术品市场与金融市场之间的所谓“不相关性”的结论,进而成为了包括全球私人银行将艺术品设计为理财性资产配置的主要依据。 虽然此前的蕨木艺术品投资公司有关“1978-2003年艺术品与其他类别资产的绩效相关性”的研究数据,有效证明了这一时期艺术品市场与金融市场间仍存在着“不相关性”的事实,但是到了2007年英国金融时报的相关数据则已经令人大吃一惊,“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艺术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度指数不超过0.1,而截至到2007年7月的过去五年内,这个指数已经上升到0.48。” 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人据此认为“有充分的理由让我们对当下艺术市场保持谨慎”,因为大量的投资者已经进入到了艺术品市场,而一旦我们放松警惕,那么“如同1990年日本买家所做的那样,其所引起了80年代末艺术市场的过度繁荣,也将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而泡沫破灭,以至于最终出现一溃千里的局面。” 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对西方市场研究者的“先见之明”心存敬意,因为他们不仅观察到了艺术品市场迥异昔日的本质性改变,即艺术品市场与其它资产市场越来越趋同的事实,正是因为这种趋同性令艺术品市场基于原本特性所呈现的种种“独立性”,却在2008年金融危机面前变得荡然无存。

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言,造成变化的真正原因就是大量的投资者进入了艺术品市场,由此导致了21世纪以来全球艺术品市场自身属性的剧烈转型。事实是在20世纪,艺术市场无疑依旧是由收藏力量所支配的市场,这既决定了艺术市场是由不同趣味与收藏圈所集合而成的,也决定了艺术市场的“高门槛”与“小众性”,而正是这些特征使得艺术市场具有了相对其它市场的稳定性与非规模化。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从2003年以来,在市场新行情启动和艺术投资观念流觞的共同作用下,艺术市场从原先的收藏性市场向投资性市场迅速转型。而越来越急迫而剧烈的转型带来了迥异往日的市场景观:艺术市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化增长,而市场的规模化以及高涨的行情,又激发起更多的投资愿望,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资金,使得艺术品市场越来越接近于其它投资市场,并形成了与其它投资市场越来越明显的“正相关性”。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还可以发现,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新资金主要来自金融、房地产、能源及大宗商品等近年来增长最快的财富领域,由于这些新资金具有很强的投资性而被统称为艺术市场中的“新钱”(New Money),以区别于原本在收藏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老钱”(Old Money)。但是随着2007年美国房次贷危机的爆发,金融、房地产、能源及大宗商品不仅无一幸免,而且更成为了金融危机中哀鸿遍野的“重灾区”。由此,我们并不认为目前的金融危机仅仅是艺术品市场的外部影响力或者变化发生的背景,两者相关性的增加,既具体反映为彼此间的同步性变化,同时我们更认为艺术品市场的行情下跌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组成。


二、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更多受制于金融危机的持续恶化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论,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全球化并没有削弱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市场地位却反而强化了其能力与作用。事实是全球艺术品交易仍以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为中心,从Artprice《2008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纽约和伦敦的存在,使美国、英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中的份额分别占据35.6%和36.7%,合计占到全球份额的72.3%,这与2006年美国占比45.9%、英国占比26.9%、合计占比72.8%的情形并无任何改变。 同样,我们再同以纽约为总部的全球拍卖业巨头苏富比、佳士得两家公司为例,2008年度苏富比的拍卖交易量只占全球拍卖市场的交易总量的6.34%,佳士得的占比为9.50%,但是苏富比拍卖的成交金额却占到了全球拍卖市场总金额的34.44%,佳士得的占比为39.15%,也就是说这两家公司是以15.84%的交易量依托纽约、伦敦两地而创造了占全球73.59%的拍卖业绩。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方面的结论:其一,艺术品交易中心对于全球艺术品市场的贡献最大、权重最大;其二,艺术品交易中心不是以规模取胜,而是通过汇聚全球顶级的艺术品资源,以高价位的成交成为左右市场的决定力量。

与90年代全球艺术品市场的衰退所不同的是,上一次的起爆点在于日本经济泡沫的崩溃,中心市场虽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是由于经济危机不是发生在纽约和伦敦,因此充其量仍是波及性的影响。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直接产生于美国华尔街,而正如2006年《纽约时报》所公布的数据,昔日金融投资领域的佼佼者们不仅是本轮行情中的买家主体,更是艺术投资理念的始作俑者与幕后推手,故而当华尔街刮起了金融风暴之后,其对于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影响无疑是直接性的和毁灭性的。而受到直接冲击的中心市场,不仅迅即反映为即时行情的剧烈波动,同时也将这种冲击迅即传导到全球艺术品市场。

进入2009年,美英两国的经济形势并未因为奥巴马政府、布朗政府的大肆救市而形势反转,无论是美联储还是高盛对于2009年美国经济增长率的判断依旧并不乐观,高盛公司的分析家甚至预言2010年美国经济可能因为消费者压抑指出而再度放缓。受制于美英各国整体经济形势近期不乐观而经济复苏无力的短期预期,2009年以来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市场行情继续走低。2009年美国纽约著名画廊区切尔西的艺术品销售持续低迷,出现画廊数量减少、画廊关闭以及裁员减薪等现象。2009年7月23日佳士得拍卖公司所公布的公司半年期的相关数据:该公司2009年上半年的拍卖成交额为12亿英镑(约合19.8亿美元),与2008年同期18亿英镑的成交额相比下降了35%;2009年上半年有211件拍品的成交价格超过100万美元,而2008年同期这个数字是457件;从佳士得拍卖公司三大中心交易市场欧洲及英国、美国、亚洲和中东来看,成交额均比去年同期有了明显的下降,其中尤以美国的交易额下降幅度最大,达到了51%,其次是欧洲及英国,下降幅度为23%。另据2009年8月4日苏富比拍卖公司公布的半年期公司报告:苏富比第二季度的盈利只有可怜的122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的盈利是9530万美元,下降幅度更达到了87%;而苏富比上半年销售总额为9.95亿美元,相比佳士得的15亿美元,其形势显得更为严峻。


三、新兴艺术市场无法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独善其身


在2007年艺术市场专家们即指出,自2000年以来全球艺术品市场行情的推动力,既来自欧美新贵和投资性资金的大肆介入,又来自于新兴市场区的艺术市场迅猛发展,因此他们认为“推动行情的不是市场周期性变化的因素,而是市场结构性变化的因素”。

近年来新兴艺术市场对于全球艺术品市场格局的改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既反映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兴艺术市场的旺盛活力,更反映出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新兴艺术市场所获得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全球化无疑是一把“双刃剑”,而当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时候,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也迅即地成为了全球性的“经济瘟疫”。在此背景下,与交易中心市场关系日渐紧密的新兴艺术市场,显然也无法独善其身。

根据以往的经验,区域性的艺术品市场总是要比交易中心市场的行情变化在时间上要“后置”一些,然而这次的情况则大大不同于以前。2008年下半年当中心市场行情出现急跌之后,新兴市场的反映不仅是即时性的而且同样是剧烈的。2009年上半年的俄罗斯艺术品市场中,富豪们由于资产严重缩水而减少了对艺术品的资金投入,这给这个区域的艺术品市场造成了很大的波动;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对印度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其中个人资产前40位的印度富豪平均缩水率达到了60%,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于2009印度经济增长率4.5%的预期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该地区的艺术品市场,另据英国Art Tactic上半年的分析报告,自2008年10月以来印度艺术品市场的信心指数下降了63%,“有1/3的受访者认为印度现代艺术的市场行情将会在两年以内出现反弹,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印度当代艺术的市场需求则需要3-10年时间才能得以恢复”; 日韩两国的艺术品市场,由于两国具有的外向型经济特性,因此在2008年以来受到了更大的外部冲击,韩国艺术品市场的规模从2007年的4000亿韩元降至2008年的3000亿韩元,而日本由于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惨痛,2000年以来日本艺术品市场一直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专家们普遍认为在目前的景融危机下日本艺术品市场的重新振兴仍是“漫漫长路”; 此前被一致看好的中东艺术品市场也在2009年难逃大势而归于平淡,2009年3月21日迪拜当代艺术博览会不仅规模萎缩到61家画廊,而且交易令人失望,而3月18日举办的苏富比多哈拍卖会同样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夜场拍卖的成交率仅为55%,成交金额跌至450万美元,“对于全球艺术品市场来说,中东市场的价值需要重新定位,锦上添花无疑比雪中送炭更符合其实际情况。”


四、新兴市场代表中国艺术品市场初现底部


2000年以来,作为新兴市场杰出代表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行情,不仅在市场规模上突飞猛进,而且在市场价格上迭创新高。以艺术品拍卖市场为例,2000年全年总成交额为12.5亿元,2001年为13.7亿元,2002年为20.3亿元,也就是说2000-2002年处于稳步增长的阶段。但进入200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阶段:2003年全年总成交金额达到了26.6亿元,2004年为77.5亿元,2005年为156.2亿元,2006年为165.9亿元,至2007年增长至223.0亿元。

然而进入2008年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出现了与之前迥异的停滞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以2008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为例,全年总成交金额为191.9亿元,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13.9%。如果我们将2008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全年数据拆分为上、下两个半年来看的话,那么2008年上半年中国书画的拍卖成交金额为38.26亿元,油画及当代艺术的成交金额为30.21亿元,瓷器杂项的成交金额为47.27亿元,总计为115.75亿元;2008年下半年的相关数据为25.68亿元、10.97亿元、30.98亿元,总计为67.63亿元,下半年较上半年成交金额缩水了48.12亿元,缩水率为41%,由此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影响的程度之大。

从2008年下半年拍卖市场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中国艺术品市场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如此剧烈,这客观地反映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与中国经济一样,在不断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也无法抗拒来自外部的影响,其承受力与抗跌性依旧十分脆弱。从2008年上半年拍卖成交金额的115.75亿元与2007年下半年147.24亿元的比较来看,我们更可以得出2007年下半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阶段性的高点,而进入2008年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开始出现衰退,随着金融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的日益加深,中国艺术品市场不仅受到波及,而且也随着全球性的行情而出现了同步下跌的市场反应。

的确,中国艺术品市场与其他新兴市场一样,无一例外地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艺术品市场虽然在2008年尤其是下半年出现了规模缩水、价格下跌的行情,但是目前的情况只是对应于阶段性峰值的缩水与下跌,而这个峰值恰恰是建立于前期跨越式大发展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艺术品市场不应该过多地沉迷于“昨天的高潮”而“难以掩饰自己的失望”,在未来我们更应该习惯“以平常心面对渐渐非高潮化的社会”, 以及非高潮化的艺术市场。实际上从2009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金额为63.75亿元,其中书画拍卖的成交金额为34.26亿元、油画及当代艺术为7.12亿元,瓷器杂项为22.36亿元,与2008年下半年的67.63亿元相比,即便仍有近4亿元的跌幅,即便仍未实现“复苏”或者“走出底部”,但是在经过了2008年下半年41%剧烈缩水之后底部已经明确,而2009全年实现止跌回稳的目标应可期待。


艺术品市场的自身困境与外界诟病


一、    行情下跌的内部原因


自2000年以来,全球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了新一轮快速增长的行情,其增长幅度已经超越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的前一波行情,并形成了历史性的新高。和上一轮以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为核心的行情相比,市场热点明显向后位移,即这一轮的行情核心已经落实在战后艺术和当代艺术的两个方面。这一变化有着非常复杂的形成背景,但归结起来则主要是立基于全球收藏方向的明显变化。

根据美国《艺术新闻》杂志每年推出的“艺术收藏家TOP10”和“艺术收藏家TOP200”,1990年热衷古代和传统艺术的收藏家占比21%,收藏印象派与现代艺术的收藏家占比35%,收藏当代艺术的收藏家首次超过5成,占比56%,名列各收藏类型之首;2000年相关的数据为25%、49%和67%,2008年相关的数据为19%、45%和77%,8年间占比上升了10个百分点,并在2008年收藏当代艺术的占比已逼近8成。通过数据比对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代艺术的收藏已经成为了全球收藏家的某种共识,而正是在这种共同价值观、共同收藏趣味、共同收藏行为的聚合作用下,全球艺术品市场实现了向当代的热点转移。

根据Artprice提供的《2006-2007全球当代艺术市场报告》和《2007-2008全球当代艺术市场报告》,2006-2007以当代艺术品拍卖金额排序的前10个国家是美国2.15亿欧元、英国1.25亿欧元、中国1.05亿欧元、法国0.12亿欧元、意大利0.06亿欧元、德国0.03亿欧元、西班牙0.02亿欧元、瑞士0.019亿欧元、新加坡0.018亿欧元、澳大利亚0.016亿欧元,10个国家总计为4.733亿欧元;2007-2008以当代艺术品拍卖金额排序的前10个国家是美国3.48亿欧元、英国2.62亿欧元、中国大陆地区2.59亿欧元、法国0.15亿欧元、中国台湾地区0.14亿欧元、新加坡0.13亿欧元、意大利0.10亿欧元、德国0.06亿欧元、阿联酋0.04亿欧元、日本0.03亿欧元,总计为9.34亿欧元。 通过上述数据,前10位国家当代艺术品拍卖总金额的增长率为97%,几乎翻了一番,而在此期间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更以146%的增长率位居各国家或地区的榜首。 
从价格指数的表现来看,截至2008年6月的当代艺术品价格指数都呈现出单边上扬的走势。以Artprice网站公布的全球当代艺术品价格指数为例,美国当代艺术的价格指数自2003年突破100点之后上涨到了2008年6月份的260点,而欧洲当代艺术的价格指数也从1998年的100点涨到了2008年6月份的215点。另据苏富比、佳士得两家公司官方网站公布的业绩报告:2007年度佳士得拍卖公司“战后和当代艺术”部分拍卖金额的增长幅度达到了创纪录的75%,远远超过了同期“印象派与现代艺术”8%的增长率;也在这一年,苏富比、佳士得当代艺术部分的拍卖金额,第一次以相同的25%占比而名列两家公司所有拍卖项目之首。

历史的经验往往告诉我们,艺术品收藏力的变化实际上是非常缓慢的。譬如二次大战之前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基本上是针对传统艺术品的;二次大战以后开始进入艺术收藏的转型期,买家开始关注欧美的现代艺术,也出现了新的收藏家,这些新的收藏家,当时都是30多岁的新人,而他们直至2000年左右还一直在发挥作用,最终推动并实现了西方艺术品市场从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收藏转型。也就是说西方艺术品市场从对传统艺术的收藏转向为现代艺术的收藏的整个过程经历了近半个世纪。 但是现实的情况恰恰与之相反,仅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全球艺术品收藏即从现代艺术转向了当代艺术,这种变化既太过激烈,又亟待经过价值的重新评定和时间的考验。然而,艺术品市场的逐利性却在匆忙之间将这一变化迅速放大为剧烈上涨的行情效应,并进一步诱导并生成为市场泡沫。

由于本轮行情的核心是战后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因此在剧烈上涨过程中所不断积攒下的价格泡沫,已经构成了市场调整的必要前提与内部需求;也正是由于本轮行情的核心是战后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因此市场核心的行情调整,势必对于整体行情构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效应。以佳士得为例,2008全年“战后和当代艺术”的拍卖金额缩水了近30%,并以21.2%的总额占比失去了榜首的位置,与之相反的是“印象派与现代艺术”部分,缩水率仅为8%,并以23.5%的总额占比重新超越了当代艺术。 而当代艺术的大幅缩水也正是2008年佳士得比2007年“歉收3亿英镑”的主要原因。在2009年的上半年,佳士得公司的成交总额更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37%,其中“印象派与现代艺术”的成交额为4.13亿英镑,较2008年同期缩水了37%,而“战后和当代艺术”的成交金额仅为1.28亿英镑,较2008年同期降幅达到了68.6%,只是2007年同期交易额的1/3。同样正是由于当代艺术行情在2009年上半年仍处于剧烈调整之中,所以它的波动性不仅增加了整体行情的波动性,也构成了关于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


二、艺术投资与整体行情的泡沫化


自2000年以来的艺术市场行情,激发起了人们的参与意识,而场外资金的持续流入,既推动了艺术品市场的规模化发展,也进一步推高了市场的价格行情,并再次激发起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艺术品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对于艺术品市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原先作为个人偏好、阶层识别和身份象征的艺术品收藏,似乎具有了有利可图的特性,因为在普遍暴涨的行情之下,所有的收藏品都变得价值连城了,而现实性的获利和良好的预期也令艺术品收藏成为了“零风险”的获利工具。于是以良好的回报预期为基础,“艺术投资”便成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行动。

“艺术投资”在欧美地区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历史,然而真正的滥觞则是2000年以后的新现象。毋庸置疑,“艺术投资”的最初理念是建立在“分享增长”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通过投资的方式介入艺术市场,并由此分享到艺术市场高速发展中所产生的财富增长与财富效应。然而作为投资者而言,除了分享理念之外,“发现价值洼地”更是投资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指针。

在西方艺术品市场中,交易的艺术品品类有着明确的界分,但是这个界分随着历史性的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真实地反映出艺术品市场自身的演变。譬如在20世纪初西方艺术品的交易类型主要分为老大师作品、19世纪艺术品和印象派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又分为老大师作品、19世纪艺术品、印象派艺术、现代艺术、战后艺术,至20世纪90年代后又分为老大师作品、19世纪艺术品、印象派、现代艺术、战后艺术、当代艺术等,由此可见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品市场向新艺术的拓展变得越来越迅速,而市场对新艺术拓展的深层动机就是“发现价值洼地”,尤其在老大师作品、19世纪艺术品、印象派甚至是现代艺术、战后艺术的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而“价值洼地”悉数殆尽之后,当代艺术无疑成为了市场聚焦的可能目标。

众所周知,至20世纪的1990年全球收藏家收藏当代艺术的收藏家比例已经上升到56%, 之后随着西方艺术品市场针对当代艺术的迅猛转向,当代艺术这一收藏家最先发现的“价值洼地”也随即被公之于众。根据对美国《艺术新闻》历年全球收藏家榜单的研究,我们还可以发现不同职业背景的收藏家针对当代艺术收藏的认知度变化:1、1990年,制造业背景的收藏家中收藏当代艺术的占同行业收藏家的比例为41.67%、基础资源与能源行业的占比40%、金融投资行业的占比53.33%、房地产行业的占比56.76%;如果再细分的话,1990年在投资行业的收藏家中收藏当代艺术的占比为61.54%、奢侈品行业的同期数据为60%,而北美洲基础资料和能源行业中的占比情况为30%。2、2008年,全球收藏家收藏当代艺术的收藏家比例再次跃升到了77%,其中制造业背景的收藏家中收藏当代艺术的占同行业收藏家的比例为78.57%、基础资源与能源行业的占比72.73%、金融投资行业的占比69.23%、房地产行业的占比85.71%;而投资行业的占比为63.64%、奢侈品行业的占比为50%、美洲基础资料和能源行业的占比为63.64%。 通过1990年与2008年的数据比对,20世纪90年代针对当代艺术这一“价值洼地”,在大行业的背景中房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无疑是其中的“先行者”,而金融投资业中的投资行业对于“价值洼地”的职业嗅觉,和商品行业中的奢侈品行业对于前卫、时髦的当代艺术与生俱来的亲近感,更令它们成为了最初的“激进派”;而随着当代艺术“价值洼地”的不断公开化,房地产业在这个潮流中继续领先,而制造业、基础资源与能源业在潮流中急起直追,尤其以收藏行为相对“保守”的北美洲基础材料和能源行业为例,则是从1990年的占比30%跃升为63.64%。

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行业和奢侈品行业的变化:以投资行业为例,1990年投资行业在古代和传统艺术、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三个领域的收藏家比例分别为23.9%、46.15%、61.54%,2008年的数据为24.24%、42.42%、63.64%,并没有出现非常大的变化,一方面反映出这一行业在整体价值观上具有某种“恒定性”,没有因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出现“波动”,另一方面则反映了该行业在“价值洼地”逐渐被价格兑现的过程中,并未一味地追逐潮流,却是开始注重在各个收藏品类上的平衡性。而奢侈行业,1990年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两个领域的收藏家比例分别为40%、60%,2008年则为58.33%、50%,却反映出原来的“激进者”逐渐走向“守成”的态势。

虽然一些早期的“激进者”变成了“守成者”,但是在大潮流的面前“随波逐流”即便对于收藏家而言似乎也成为了最佳选择,于是在“价值洼地”不断被兑现为市场行情的时候,投资者的蜂拥而来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也在这种背景下,形形色色的“艺术投资基金”便应运而生了。2000年以来是“艺术投资基金”大发展的时期,“艺术投资基金”往往是资本与艺术专业人士相结合的产物,其目的不仅是分享成功,而且是明确以投资回报为操作原则的。据不完全的统计,2006年全球艺术投资基金的总金额达到了18亿美元, 而在行情更为高涨的2007年艺术投资基金的总金额仍呈现急速的上升。此外,投资性的“新收藏家”的出现成为了2007-2008年显见的现象。这些所谓的“新收藏家”,往往急于建立值得向人夸耀的个人收藏,因此他们常常动用大量的资金进行集中式购买,由于拍卖行具有批量性、可选择的艺术品,同时拍卖行也有利于购买者传播名声和建立圈内声誉,故而拍卖行就成为了“新收藏家”主要买入的渠道。于是在形形色色的“艺术投资”下,拍卖行纪录不断被刷新,艺术品的价格达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也是在形形色色的“艺术投资”下,高昂的价格也令大多数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望而却步,逐渐被艺术市场所“边缘化”而成为了高潮中的“配角”,艺术市场变成了资本大鳄们的“游乐园”,最终导致了整体行情的泡沫化。


三、中心定价和势利的中心市场


即便2000年以来,全球化与新兴市场的崛起令艺术市场“多中心”的发展成为了某种愈加显明的趋势,但是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新兴市场仍处于发展与起步的阶段,因此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中心化”现象只是得到了部分的扭转。这种影响直接体现在了艺术品价格的制定上,即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定价原则,这种原则甚至牵引了包括中国艺术家在内的各国艺术创作,在文化学上一些批评家称这种现象为“后殖民主义”,经济学家则称之为“中心定价原则”。事实上,2007年以来艺术品市场中心的回报率对区域性艺术品市场的牵引作用越来越强,尤其是随“金砖四国”的崛起,其财富阶层对艺术品的购买力随之加强。中心市场已经敏感地注意到了这一现象,通过把这些国家的艺术品价格拉高,然后让这些国家的购买力接盘。具体的表现就是中国艺术品首先创出高价,然后是印度、俄罗斯等国的艺术品在中心市场价格暴涨。

在2000年之前,区域性的艺术品市场跟中心市场并不接轨,甚至是互相漠视,因此中心对区域市场的影响力并不明显。但是随着近年来全球化的发展变化,中心市场对于区域市场的影响,不仅借助于各种信息化渠道呈现出即时性的作用,同时其影响的穿透力也在加强。以苏富比、佳士得两大拍卖公司为例,它们无疑是艺术品市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品市场中的跨国公司的典型。2008年即便新兴市场也有了很好的发展,但这两家拍卖公司仍占据了全球拍卖市场约73.59%的份额,而在这一波行情中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公司的拍卖,就如同纽约、伦敦的股市一样,基本掌握了整个艺术拍卖市场的节奏和大盘方向,甚至成为了“领涨”或“领跌”的风向标。而通过它们各自在国内的办事处,更借助于各种渠道的信息化平台,以苏富比、佳士得为代表的中心定价标准也迅即而深刻地影响到了各国市场,甚至影响到了各国的当代艺术创作,即所谓的“中心定价引导区域性的艺术创作”。“这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由于跟随中心定价这个原则而扼杀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创作中本来所具有的多样性。在全球化的互相参照下,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艺术市场不但在向国际定价靠拢,连品质与格调也在接近,即‘物有所值’。这就是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2008年当金融危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之后,处于金融风暴漩涡中心的中心市场马上做出了反应。2009年8月13日苏富比官方网站即对外宣布,从2009年起只集中在香港推出“亚洲当代艺术专场”,而2008年9月17日在纽约举办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就成为“绝唱”。这个“绝唱”也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收尾,总成交额为851.3万美元,成交率为64.9%,这与2007年秋拍的3844.86万美元可谓“天壤之别”,甚至也赶不上2006年春季“亚洲当代艺术”专场初创时的1322.90万元。 2009年苏富比不仅将“亚洲当代艺术”移师香港的计划付诸实施,而且在纽约裁撤了亚洲当代艺术的拍卖部门及其人员,这充分表明了苏富比近期已经放弃了亚洲当代的平台。作为商业公司追逐利润无疑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在金融危机下放弃不赚钱的项目也是其所谓的生存之道,然而正是中心市场“此一时彼一时”的商业举动,充分暴露了其逐利的本质属性和势利的道德水平。因此如何摆脱以中心市场为唯一的“风向标”,不仅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近期的工作之重,也是关乎未来发展而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四、新兴市场与亚洲市场的不成熟 


正如金融危机爆发伊始的情形,人们一方面对危机的危害程度心存侥幸,一方面也希冀新兴市场能够成为所谓的“救世军”。事实是2006年以来新兴市场在全球艺术市场中的崛起已经成为了不争的现实,而以中国、印度、俄罗斯、中东地区为代表的市场新势力不仅迅速超越了传统西方国家,尤其对全球艺术市场产生了格局性的影响,因此西方专家更乐意将自2003年以来艺术市场的景气归结于结构性的增长而非周期性的增长。既然来自新兴市场的力量推动了整体市场的昔日景气,那么新兴市场的力量也会成为当下市场的“救世军”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金融环境不断恶化的整体背景下,新兴市场同样受到重创,而从“金砖四国”2008年全年股市跌幅超过40%甚至70%而言,不仅大大高于美国2008标准普尔的39.35%跌幅,也高于英、法、德三大股市的40%跌幅,其受损严重可见一斑。而在资产价格下降、现金短缺、汇率波动的各种因素之下,进入2009年新兴市场对于纽约、伦敦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参与度呈现出了急剧下降。

亚洲艺术市场的现时繁荣无疑是全球化发展的当下成果。全球化所带来的高度信息化,不仅让世界进一步认识到了亚洲艺术,也让亚洲内部从未像现在这样的彼此了解;全球化所带来的开放性,既体现于亚洲针对全球艺术品市场体系的不断融入,也体现于亚洲各国艺术市场间的彼此交互。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西方或许也越来越“看淡”亚洲,不仅普遍认为亚洲艺术市场对于世界的贡献度会大打折扣,甚至对于亚洲艺术市场能否继续保持自身的相对稳定同样心存怀疑。亚洲艺术市场的近期低迷似乎恰恰印证了这些论点,而国际投资性资金从新兴市场的进一步回撤似乎也将成为逆转的信号,并降低了人们对亚洲艺术市场的未来预期。

来自西方的“新兴市场唱衰论”,从深层的角度来看仍然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竞争与角力的当代现实,是否反映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的真实面相尚值得深入讨论,然而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新兴市场表现来看,跟随西方而缺乏自己的独立性,偏重投资而缺乏真正的收藏支撑,各自为战而缺乏资源整合与协作,这些缺陷都将新兴市场的不成熟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行情趋势与未来前景


一、    市场行情的“向后转”与买家意愿的“向右转”


2008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既可以看到在现代及当代艺术的部分出现了明显的“名作”行情,又可以看到艺术市场的热点也出现了“向后转”的迹象,即对经典艺术的再度关心。经典艺术,在西方指的是印象派及其之前的艺术作品,而在中国主要指的是古代书画作品和古董。经典艺术的市场特点非常明显,那就是门槛比较高,这里指的门槛主要是鉴别力,还有就是市场资源相对有限。前者决定了这一领域的参与者主要是具有一定鉴别力的收藏者,后者则将那些惯常以资本操作为目的的短线炒家挡在了圈外。而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观察,经典艺术对于整体市场而言往往具有“避风港”的重要意义。2008年艺术品市场对经典艺术的再度关心,充分反映出在当时众多的不确定之下,市场正在通过自身类型结构的有效调整来积极抵御可能到来的市场风险。除了通过热点转换而积极寻找稳定的市场支点的意义之外,经典艺术的价格上涨,尤其是指标性记录的出现,一方面将通过防御性的策略重新凝聚市场的信心,而在另一方面则会冲抵当代艺术的市场风险。从2008年艺术品市场的情况来看,无论在纽约还是在北京,经典艺术的行情不仅具有明显的抗跌性,而且还屡屡创出了新高,这让人们看到市场类型的结构性调整的有效性,看到了市场机制自身运作的有效性。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恶化令原来的不确定变得更加确定,在现代艺术及当代艺术行情明显回落的同时,整个行情“向后转”的趋势也相应变得更为显著。以2009年上半年佳士得的业绩报告来看,佳士得2009上半年在欧洲与英国的拍卖成交额为6.42亿英镑,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23%;美国的拍卖成交额为3.08亿英镑,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51%;在亚洲和中东地区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到9230万美元,这比去年也下降了4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纽约中心市场在今年春季的成交情况依然较为低迷,作为新兴市场的亚洲和中东地区成交也在低谷中徘徊,而作为佳士得拍卖公司总部的英国及欧洲其它市场下降的幅度最低,当然这其中主要归功于2月份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伊夫•圣•洛朗和皮埃尔•贝杰私人收藏专场”拍卖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这场拍卖取得了3.04亿英镑的成交额,创造了私人收藏专场拍卖的最高成交额,也使巴黎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总额达到3.39亿英镑,从而也直接增加了佳士得公司在欧洲与英国区的拍卖总额。近观“伊夫•圣•洛朗和皮埃尔•贝杰私人收藏专场”的拍品,可以发现这些拍品主要隶属于欧洲传统艺术至现代艺术经典的部分,当然也包括中国文物——“圆明园”的两件兽首。该专场在金融危机阴霾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充分反映了经典艺术的“抗跌性”,也进一步激发了全球艺术品市场行情的“向后转”。

2009年中国艺术品行情的“向后转”也非常明显,而在这种转向之下中国古代书画精品在春季拍卖中迭创新高。从2009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来看,成交价前5位的均为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分别是仇英的《文姬归汉图卷》8905.60万元、朱耷的《仿倪瓒山水》8400.00万元、朱耷的《花鸟四屏》6608.00万元、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卷》6171.20万元、宋人《瑞应图卷》5824.00万元、吴彬的《临李公麟画罗汉图卷》4480.00万元。而以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卷》为例,该作品曾于2002年春季在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以2530.00万元拍出,7年价格增长了3641.20万元,年回报率达到20%,尤其是在目前金融危机的整体形势下仍能创造如此成绩令人欣喜。而根据2009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前100位成交价来看,在前10位中,中国古代书画占比60%,中国瓷器古董占比20%,中国油画占比20%,中国当代艺术的最高排名为李山《阅读》的前16位;在前100位中,古代书画占比20%,近现代书画16%,瓷器古董41%,油画及当代艺术23%,如果将当代艺术单列的话其占比仅为8%,这与2007秋至2008年春的排名情况无疑具有相当大的差距:前10位中当代艺术占比20%,前100位中占比16%。

2009年上半年的市场行情,充分证明了目前市场中充塞与弥漫“保守”的气氛,买家更倾向于通过选择传统艺术品和经典艺术品来抵御可能的市场风险,同时买家群体对于市场未来预期整体继续看低而追求相对稳定的市场品类,这就是所谓“向右转”的买家意愿。

买家意愿的“向右转”,一方面是金融危机特定背景下的现实反应,在风险意识的空前高涨下谨慎而保守的姿态是人们心理的真实反应,因此大家往往更以历史的经验作为参照,而不是以不确定的未来预期作为引导;一方面同样由于未来存在着的不确定性,那么对于趋势的判断就无法做出相对肯定的结论,于是重归“价值判断”就成为唯一的借据,故而买家意愿的“向右转”无疑是针对前一段时间的浮躁、盲目与非理性的有力扭转。

买家意愿的“向右转”,对于艺术市场而言是痛苦的,但是却是有必要的。买家的谨慎与“保守”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很大的制约性,并有利于“挤出市场泡沫”,同时买家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购买行为,使得艺术收藏的精神重新回归,最终也有助于市场重新健康起来。

对于当代艺术而言,买家意愿的“向右转”也会促进当代艺术自身的经典化,有利于当代艺术的价格体系的理性分层,淘汰掉那些复制性的创作、盲目追随国际潮流的艺术以及缺乏创新的作品,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而言尤其重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转型和创新将重获动力,强调中国精神的创作和创作方式也会重新占据上风。


二、中国市场特性与亚洲市场近期趋势


根据以往的经验,区域性市场虽然在短期内不会出现象中心市场那样的行情“暴跌”,但是区域市场往往会比中心市场下跌幅度更大,下跌的周期更长。 譬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受到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和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全球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一次明显的下跌:1990年的夏季纽约艺术品市场价格指数下跌就达到了38%,1996年初之后才出现了恢复性增长;而同期的欧洲艺术市场却从1990年7月至1996年7月一直呈现出下探底部的走势,整体价格跌幅达到了64%。以此而论,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区域市场出现跌势后撤资离场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亚洲并非如欧洲那样的区域性市场。因为欧洲市场与美国市场的关系太过紧密,交易品种也是如此一致,然而亚洲的情况则迥然不同。以中国为例,占市场交易总体比例70%以上的是非常有特色的区域性交易品种——中国书画和中国古董,而目前更具有“反周期”标志意义的是占其中份额38%的中国书画行情,在受到自身市场周期影响并经历了两年先期调整之后,反向性地于2008年下半年重现出了“景气”,而2009年上半年的书画市场更以34.26亿元反超2008年下半年25.67亿元近8亿元,实现了局部市场的“复苏”。即便受到国际影响而在与国际联动性较强的当代艺术方面出现了行情下跌,但由于这一部分至2009年上半年所占比例已“缩水”到11.1%的市场比例,因此市场的特殊性反而导致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相对稳定性。同样的例子还有日本艺术市场,由于在90年代饱受冲击,因此2000年以后的日本艺术市场更多立足于国内需求,交易品种的主体以日本传统艺术品为主,当代艺术品市场则相对有限,由此也呈现出与外部市场相对“绝缘”而稳定的特征。

除了由于自身特殊性所产生的抗风险特征之外,亚洲艺术市场虽然在整体价格上与西方市场一样出现了行情的下跌,但是其整体发展的态势依然存在。近期的许多市场观察者或许仅仅看到了亚洲拍卖市场的价格下跌而发出了亚洲艺术市场的“唱衰论”,却忽略了对整体情况的把握,从而构成了对事实的遮蔽。而现实的情况是亚洲艺术市场的价格下跌,一方面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外部影响,一方面则来自市场内部的调整需要。由于前期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当代艺术价格暴涨,带动了亚洲艺术品价格的轮番上涨,因此在累积了大量上涨幅度的基础上则必须通过向下确认的方式来做出更客观的价值研判,而价格下跌也在客观上挤出前期泡沫,使得市场重归价值判断而非趋势判断的正确轨道。事实是通过研究我们在众多的表象之下还可以清晰地看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洲艺术市场规模性增长的真相。的确,亚洲艺术市场的进步,已经从80年代日本艺术市场的一枝独秀、90年代四小龙的快速发展、2003年后中国、印度、中东地区的迎头赶上,逐步拓展为亚洲整体艺术市场的提升。印尼、菲律宾、越南、泰国等地艺术市场的活跃与发展已经成为了近期有目共睹的事实,而这些地区价廉质优的艺术作品也已经成为崭新的艺术资源融入亚洲艺术市场。新艺术资源的加入以及整体价格的回落,使得亚洲艺术市场在整体规模上不是走向缩小反而继续扩大。与之相互动的是近期亚洲艺术购买力的明显变化:目前在亚洲艺术市场上的活跃力量不再仅仅是追高杀跌的游资,也不再是通过价格操纵意图牟利的炒家群体,更多的是①以价值为优先的谨慎的收藏者、②注重长线投资收益的机构投资者、③满足个人审美喜好和注重生活品质的艺术消费者、④对新艺术或年轻艺术家有着明确收藏偏好的新兴群体。这些购买力的新变化带来的是买家的多样化与细分化,这将促进亚洲艺术购买力“金字塔”理想模式的成型——产生更为广阔的艺术消费人群,夯实了购买力的基面,引导市场按照艺术消费群的意见形成价格分层与销售分层,并成为亚洲艺术市场规模化增长的持续动力。

2008年以来亚洲艺术资源的流通已经超离了国界的壁垒,甚至形成了根据市场具体供需关系的重新配置。以韩国为例,近年来针对韩国国内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广泛需求而大量引入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资源,与此同时大量韩国画廊又分别挺进北京、上海,通过开设画廊或分支机构的方式融入中国艺术品市场;而在中国,2008年韩、日当代艺术品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声名雀起,成为了新的市场热点,此外印度、东南亚的当代艺术也被众多的画廊引入中国国内,并培养出了一批中国的收藏者;此外印尼作为亚洲更为新兴的市场,也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品重要的输入地区,同时亦成为东南亚当代艺术的受容地区。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亚洲地区跨国的市场整合也成为了抵御危机的当下策略。在艺术拍卖方面,2009年2月份北京匡时拍卖公司与日本亲和拍卖公司宣布全面合作;在艺术博览会方面,2009年3月份的东京也举办了首届日韩艺术博览会;而更早的案例则是2008年12月日、韩、印尼和中国台湾地区的4家代表性的拍卖公司,在中国澳门联合举办“亚洲拍卖周”,推出了一系列的拍卖活动,整合各自的市场资源而互补共赢,而2009年5月“亚洲拍卖周”更移师香港,开始与佳士得、苏富比同台共舞,展现了亚洲自我整合的趋势。

然而即便如此,亚洲艺术市场的整合尚停留在资源互换和局部交流的层面,并没有深化而出现有效的体制性变革,因此要实现亚洲艺术市场一体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在金融危机面前亚洲各国的艺术市场已经形成更多的共识:①亚洲的艺术市场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市场规模依然偏低。2008年只占到了全球的10%左右的份额,其市场地位仍处于从属的现实位置,无法真正抗衡以西方为主导的市场,无法在危机面前独善其身,更遑论在危机中成为所谓的“救世军”。②亚洲各国的艺术市场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自身的缺陷。相对发达的经济体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以及新加坡,艺术市场发育较早但市场容量明显偏小、艺术资源相对单一匮乏;中国、印度、中东地区幅员广阔,艺术资源相对丰富多样,但艺术市场发育较晚,市场结构与渠道尚不成熟;而印尼、越南、菲律宾、泰国等,本国购买力明显不足,艺术市场仍处于发展起步的阶段。③亚洲艺术市场有着很好的发展潜力。一方面亚洲艺术在价格方面仍有很大的竞争力,亚洲艺术的市场现状是质量高而价格低;一方面亚洲有着雄厚的艺术家资源,根据2007年ARTPRICE网站的统计,全球艺术家的总数为1200万人,60%的艺术家生活在亚洲,因此亚洲不仅有着庞大的艺术资源,而且还有着大量未被发现甚至有可能被埋没的艺术价值。而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式进步、将资源潜力转化为市场动力的核心,除了脚踏实地地专注自身发展之外,如何形成亚洲艺术市场的“合力”无疑也将成为目前亟待探讨的核心话题。的确,亚洲各国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彼此间的“互视与沟通”才刚刚开始,然而金融危机或许已经成为了一种助推力,在“谋求亚洲的价值共识”的前提下,亚洲艺术市场的新转折已见端倪。


三、通胀预期与市场复苏的短期可能性


2009年7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09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在报告中一方面再次重申了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政策理念,同时也预计2009年下半年CPI在走稳的基础上也存在反弹的可能,通胀预期或有所显现。

事实是为了避免中国经济的大幅下滑,力争减少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的影响,中央政府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就决定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救市”。在这些政策的执行下,国内银行第一季度新增贷款4.58万亿,超过年初央行新增贷款5万亿货币政策目标的90%。2009年3月M2达到创纪录的同比25.5%的增长。如果今年保证8%的经济增长,CPI增长1%-2%,那么17%的M2增长目标意味着货币供应增长超过经济增长需要的货币需求。如此创纪录的货币发行规模和速度,自然会引发许多关于通货膨胀的担心,尤其是 “已经形成”新一轮“通胀预期”的观点也越来越强烈。

一些理性的中国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呈现的恢复态势,主要显现了政策刺激的效果,民间有效投资和消费需求尚有待进一步激活。价格水平,不论是PPI还是CPI,还在下降和低位运行,通缩仍然是主要担心,显然还没有形成通胀的压力;在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特别是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不论是全球流动性输入,还是全球大宗产品的价格输入,都是中国形成通胀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目前中国也没有形成通胀的外部条件。 经济学家指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判断通胀预期的主要指标,而目前债券市场上十年国债利率态势稳定,说明最市场化的信号并未显示任何通胀预期的迹象,而大量经济学实证研究显示,货币发行增加与通货膨胀发生一般有2到3年的滞后期。

然而货币发行的空前增长,的确令人产生了通胀的担心,存在对“不确定期限的未来”通胀的判断,或许也已经切实影响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正常行为。因此,一些投资分析专家面对近期股市、楼市以及黄金市场的异动,频频建议进行分散投资,保留30%现金,40%资金配置长线资产,30%资金进行短线热点题材投资,不宜用太大比重的资金去投资目前日趋高涨的产品,比如股市、楼市以及黄金。

在此背景下,前一时期已与股票、房地产、黄金并列的艺术品又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通胀预期带动艺术品市场复苏”也成为了一个话题,更有某些专家进一步认为反映中国人购买意愿的中国书画市场的近期复苏就是这样的一个明证。然而根据2005年巴克莱银行发表的英国各种资产类别从二次大战到2004年间的市场表现研究,可以看到包括艺术品在内的有形资产的市场表现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实际增长,而股票的表现则极端取决于通货膨胀。 其中①艺术品在高成长与高通胀期间增长率为9.2%,股票为4.4%,房地产为8.1%;②艺术品在高成长于低通胀期间为7.5%,股票为13.4%,房地产为11.0%;③艺术品在低成长与高通胀期间为0.3%,股票为4.1%,房地产为-4.2%;④艺术品在低成长与低通胀期间为0.9%,股票为11.1%,房地产为4.7%。如果按照上述结论并针对中国的目前情况,我们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短期实现复苏仍心存忧虑,而基于艺术品市场行情对于实体经济真正景气的高度依赖程度的认识,我们也认为“通胀预期”对于艺术品市场的行情复苏并无本质性的影响。同样根据景气循环的理论,景气循环的排序为:①“利率降低,更多信用”,②“消费支出上升”,③“获利与就业情况好转”,④“出现瓶颈”,⑤“通胀上升”等5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①由景气循环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将导致资产价格的上升,包括债券价格上涨、股票价格上涨、住宅与房地产价格上涨,②在资产价格上涨与景气循环第三阶段的“获利与就业情况好转”双重作用下,导致消费者财富净额增加。而艺术品市场的行情上涨即是在消费者财富净额增加为重要前提,并在通胀上升的现实背景下展开的,而当经济进入高成长与高通胀之后艺术品市场的行情才能重现高峰。 而这一切在2007年得到了充分展现,但在2009年一切似乎还没有开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