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道斌:南宗北斗董其昌

任道斌  发表时间:2017-01-16

摘要: 春雨润物。春天夜晚的灯光显得柔和而富有诗意。中国美院的学术报告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经典导读”。”经典导读”是美院学工部、团委、艺术人文学院、专业基础学部联合承办的,协办的有院图书馆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教学单位。“知行天下,艺履人生”是其总题。“经典导读讲坛——每月末与专家共品经典是其副标。其导语曰:”读书开眼,劳作上手,用心感悟,眼、心、手、念,这是艺术教育的规律与特征,也是2010年我院学风建设努力的方向。“

任道斌:南宗北斗董其昌


      春雨润物。春天夜晚的灯光显得柔和而富有诗意。中国美院的学术报告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经典导读”。

   “经典导读”是美院学工部、团委、艺术人文学院、专业基础学部联合承办的,协办的有院图书馆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教学单位。“知行天下,艺履人生”是其总题。“经典导读讲坛——每月末与专家共品经典是其副标。其导语曰:”读书开眼,劳作上手,用心感悟,眼、心、手、念,这是艺术教育的规律与特征,也是2010年我院学风建设努力的方向。“

    史论系博士生导师任道斌教授开了“经典导读”的头炮。他导读的题目是:“南宗北斗”董其昌

    任老师著有《董其昌系年》,谈起董其昌如数家珍。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有号香光居士,溢号文敏。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

    董其昌所处的时代是明代从中兴到衰败的时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税法合一的推行,促进了明代经济大发展,但魏忠贤专权,宦官斗争,又给政治布阴霾。董其昌考进士,入翰林,为皇太子讲官,升至户部、礼部尚书。他仕隐两栖,笔墨不肯罢,官帽不肯丢,乱世中求平和。

    董其昌17岁考科举,八股文做得极好,但因其书法差而作文屈居第二。受刺激从此苦练书法。23岁学画。他的主要贡献是美术理论。

    董其昌认为,画家要有天赋,但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画家“六法”,“天韵生气”为上。以古人为师,天地为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南北宗”论。

    何为“南北宗”?原是佛教之说。自佛教传入中国,至唐代形成南、北两大宗派。南宗偏于大乘空学,北宗则倾向小乘实利。南宗主张顿捂,“心即佛”,北宗则主张渐修,坐禅,诵经。董其昌将其借喻于书画理论。他在《画禅室随笔》中说:

   “禅宗有南北两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南宗则王摹诘始用渲淡……”

    董其昌以“画禅室”额其屋,极力推崇王维,首次提出“文人画”之概念。以画为乐,以画养身,讲主观顿捂,直抒臆怀。不像北方李派精工着色,而水墨天成,这与佛教的南宗心脉相通。

    董其昌阐发“南北宗论”,意不在划分南北宗派别,而在于为中国画之笔墨立一法则。从理论上提出何样笔墨为最好,从而启示确立艺术风格的重要性。在他的“南北宗论”启迪下,出现了明清诸多山水名家,如“四王吴晖”,还有石涛、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乃至清晚的“海派”和“岭南画派”,均深受其影响。因此可以说,董其昌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董其昌书法生拙秀丽,书体斜而动感强,饶有儿童气息。其山水画学董源、倪云林、黄公望。画作柔润、软秀,与北宗画刚猛气势截然相反。用笔简洁,天真怪奇,设色清丽,云下垂而有质感。其大青绿山水全无刚硬墨骨,而近于没骨画法。其书画作享有国际声誉。1989年,美国举行了董其昌书画大展。2005年,澳门举办了“南宗北斗”董其昌书画大展。

    董其昌的出现,有极其深刻的文化背景,与当时一反程朱理学的王阳明“心学”、李贽的“童心说”,尤其是公安派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不无相关。

    任老师的“导读”结束后,雨也停了,我走在湿润的夜色里,想:我们从董其昌这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身上,得到最大的启示是什么?思想和理论,对于书画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