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普林:艺术的后天

温普林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7-09-20

【本期话题】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家怎么办?

策划:李振伟 李腾

编者按:本报第64期时评话题“人工智能:未来艺术的新玩法?”,一经刊发,便吸引读者的广泛关注,并多有留言和来稿参与讨论。在此,本报网继续对此话题探讨,以期对人工智能与艺术家创作之间的关系、或者人工智能对艺术家的影响进行更多方面和更多角度的考量。人工智能与现代科技影响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诚然,人工智能所“创作”出的书画作品都是事先输入的程序,完全没有自主意识,却可谓“无一笔无来处”,以至于几可乱真;再如网络作诗程序,通过字词组合、语义融汇,也能作“王维”如王维,作“李白”如李白,现实中诗人的冥思苦想,人工智能程序瞬间便可完成。虽然现在的人工智能尚还处在发展的基础阶段,但人们还是会对其未来不无担忧,或许它们终将会拥有自己的意识,到时候,其艺术创作愈臻完美,艺术家受到的冲击也如当下简单工作的被取代一样,似乎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未来的发展不可预判,但人们对未来的想象从未停止。关于人工智能对艺术家和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杞人忧天,还是只是科技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在此,特邀数位专家学者,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电影《后天》剧照.jpg


艺术的后天

□温普林


上帝有三个小孩儿,哲学是大儿子,科学是老二,艺术是老三——一个小婊砸。

哲学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大叫:道可道——我知道!

其实一半儿是蒙,一半儿是忽悠。

科学整天瞎捣鼓,口头禅是:为什么呢?——必须整明白!

艺术自娱自乐自嗨,撒尿和泥都能玩儿半天。问他“干哈呢?”“你猜!”

后来,上帝死了。

没多久,哲学也死了。

再后来,艺术也死了。

哈!从此我就是上帝啦!

科学的香火越烧越旺,科学也越活越精神,都精神得病了。



上面是个现编的冷笑谈。

但在现实世界中,哲学、科学与艺术,三者之间的确有着至亲的关系。

人类意识的产生之初,哲学的思考就开始了,当然有时是以神话,有时是以巫术,有时又是以宗教的方式表现。

哲学始于思考也止于思考,管他上帝发笑不发笑。科学始于哲学的追问,求真求实,勇于探索发现。

艺术始于自由表达,哲学是表达的内在动机。科学的突破也总会给艺术的表现手段提供新的可能。

meishubao/2017092020124167507.jpg


哲学悟道,科学求真,艺术玩儿的是术,大多时候耍的就是手艺。

所以哲学永远都是老大,今天的科学家拿到的博士学位依然是“哲学博士”,而艺术博士拿到的好像是“文学博士”。

文学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小学”,属于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编故事之类的文字学。

庄子曰: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意思是巧言令色离大道远了去了。

◆◆

科学追问的说到底还是哲学问题,哲学是立场和出发点。

哲学的问题解决不了,科学的突破就会遇到阻障。通常是哲学假想在先,科学求证在后。

霍金说哲学死了,或许是他视野有限,穷于瞪大双眼遥望星空,无暇顾及心灵内省,他的哲学基本上还是旧约创世论的,只不过是科学创世而已。

宇宙的真相和本质他是猜不出来的。宇宙岂会是有头有尾的所在?那爆炸之前的前宇宙又是什么东东?

伟大的科学家一定具有非凡的艺术想象力,想象力决定着科学飞翔的高度。

艺术向来得益于哲学的滋养和科学的发现,当然有时也因此被带进沟里,盲目的崇拜、追随和简单的模仿常常会令艺术显得有些滑稽。


比如达利,先画潜意识,再画量子和DNA,死后还要穿上绣了双螺旋图案的寿衣,以示非凡。

尾随科学的超现实主义如何超越现实?

◆◆◆

艺术家很爱装出一脸哲思的样子,装神弄鬼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喜欢弄两身儿时尚的科学外套,把自己打扮得花里胡哨,合不合身是无所谓的,要的就是出奇冒泡儿。

此时此境,毫无疑义,科学已抛开哲学遑论艺术,正引领着人类向着一条不归之路飞奔。

人类的面前突现三条鸿沟:AI、量子、基因。

meishubao/2017092020032539261.jpg


能否飞越过去,飞越过去又会如何,其实是无人能够准确预测的。

先知说出的话都是模棱两可的,看你怎么理解。

反正不论结果如何,猜中的概率总是有的。

未来的艺术怎么玩儿?负责任的、谦虚一点儿的说法应该是无可奉告。

但是前后左右地看看,至少会有些警醒。

◆◆◆◆

爱疯手机有了动态照片功能,让人联想到魔法学校墙上的照片,你从旁边一过,照片中的人物、动物、景物一定会与你互动,看来这技术已经实现了。


以后再去看一幅幅呆照的摄影展是否会觉得Out了,现在正经人家谁还会在家里摆挂一幅中堂呢?

AR技术已经强大到把狮子老虎鲸鱼弄到你家客厅里来玩儿了,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已经消失。


很快,不用戴眼镜就能历历在目了。曾经前卫的Video又该怎样玩儿呢?

当代艺术已经远远玩儿不过游戏了,不仅仅缺乏前沿科技理念的支撑,也没有真正称得上前卫的手段。

你有什么能够打动人的故事来把我弄晕呢?

虽然当代艺术有今儿没明儿的,但也别听搞艺术史的家伙说“艺术已经死了”。

艺术活着或死了不是问题而是现状——又死又活,半死不活,就像薛定谔那只著名的猫,但只要概率是非零就有后天。

meishubao/2017092020073322533.jpg

◆◆◆◆◆

本人假装名老中医开个方子吧:AI半斤+量子八两+DNA少许,酒精送服,服药期间须静心。(成分与禁忌详见说明)

meishubao/2017092019553049985.jpg


1、AI半斤——阿法狗成了上帝之后,悲观者无人不哀。

乐观者说:或许开启了人类新玩儿法。当代艺术怎么玩儿?AI的画风必将天下无敌,人类有过的没有过的画法都没了难度。

搞装置的千万不能再像电影美工和剧场道具师傅一样放点儿烟幕,弄点儿无头僵尸啥的吓唬小孩儿了。

搞观念的一不要装神弄鬼,二别再捡破烂儿。

2、量子八两——内含纠缠、难测、叠加三味。

继续与哲学纠缠,测不准就瞎蒙,保持半死不活的叠加态,保不齐日后有了哲学的内存又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就起飞啦!

3、DNA少许——剂量酌情,此味剧毒,慎用。

用不好屁也不顶,用好了风光无限。

药别停,后天准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