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洪毅:艺术家标榜“国际认可”的真相是欺骗营销

杜洪毅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7-12-09

【本期话题】时代广场电子屏:可以“载誉”吗?

策划:李振伟 李腾 颜培大

编者按:纽约时代广场作为文化信息的集散地,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近日,又有不少中国艺术家爆出在纳斯达克的LED电子屏幕上做宣传,画家的大头像与作品轮番播放,美其名曰“载誉归来”。然而,实际情况到底是艺术家的艺术成就真正获得国际认可,还是仅仅租借场地为宣传而宣传?其实类似后者的情况一直不断,许多艺术家在国外,尤其是在欧洲,随便租一个场地办一个展览,回来之后便大肆宣扬,而国内一些机构也是心照不宣,配合宣传,不明就里的民众很容易被忽悠,造成轰轰烈烈的场面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也是艺术家知名度的提升与画价的猛涨,可以视之为“国外的神话”。当下的艺术炒作,已经是普遍现象,因为各种各样的事物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不弄出点新鲜的东西,很容易被埋没,可以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前提是酒要香,而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劣酒”也炒作,而且势头更猛,甚至无底线。那么,我们不禁要思考,艺术家的炒作是否再理智一点?在此,本期时评特以“时代广场电子屏:可以“载誉”吗?”为主题,邀请各位学者、批评家进行探讨。


艺术家标榜“国际认可”的真相是欺骗营销

□杜洪毅

在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里,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忽视品牌广告战略,否则无法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觅得一方立脚之地。

文化艺术事业虽不同于商业经营,但仍需要通过参与市场竞争才得以生存,这或许是今天艺术行业所采取的营销策略,越来越倾向与跨国公司一较高下的重要原因。

诚然,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艺术家不能完全无视基本商业法则,否则难以为继。

meishubao/2017120811035689959.jpg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艺术家不能完全无视基本商业法则

但是,与获得利润最大化为终极追求的商家完全不同的是,艺术创作本质任务应该追求精神文化上的升华与突破,过度的商业化操作必将背离其原本的文化属性。

如此这般,将艺术作品变成纯粹为占领市场而制作的奢侈品,与普通的商品生产又有什么两样呢?

即便要套用商业营销模式,广告做得真实可信也不算过分。若采用欺蒙手段来骗取不明真相的人,那则完全是奸商行为。

◆◆

中国艺术家能走出国门,在推销自己的作品同时一便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文化,本应该是件好事。

可当把在国外投入广告的受众锁定为国内消费者,就演变成一种商业欺诈行为。

这不只是混淆了艺术与商业的界线,还违背了最基本的商业道德底线。

明眼人都知道,美国人购买艺术作品主要通过画廊,而美国的画廊和艺术家绝不会花大投入去纳斯达克LED电子屏幕上做广告,因为那里是商业品牌宣传阵地,丝毫不会激起美国公众购买艺术品的欲望。

meishubao/201712081049389409.jpg

美国高古轩画廊

国内艺术家之所以敢砸钱到纽约时代广场做广告,根本目的并非为向美国公众推广中国艺术,而是借其事件回国炒作所谓获得“国际认可”的地位,以便让不明真相买家中招,这难说还不是商业欺诈行为么?

在一个以英语人群为主要受众的地方,播放充斥大块汉文字的巨幅广告画面,表面看是个笑话,可只要稍多作审视,就不难发现其本来目的就是为了方便通过图片、视频转播给国内观众看。

◆◆◆

当然,普通的艺术家绝无可能自筹资金去做如此铺张的宣传,能获得此般“荣耀”者,大都是被一些试图通过炒作套取更大利益的资本相中。

这些背后炒家之所以会不惜血本做的做广告,是因为他们看准了国内艺术市场不够成熟、国内消费者对艺术品定位不准的心理现状。在国外投入广告的成本,最终还得转嫁到国内藏家身上。

只要我们敢于扯下皇帝的新装,就不难发现,那只不过是艺术资本在玩弄赤裸裸的金钱游戏!

长期以来,大多数国人似乎都觉得外国的东西总比国内的好,特别是欧美国家,更是有着一种无法遏制的热情。

于是,便有商家玩起出口转内销的花招,将国内生产的东西送出国门转上一圈再进口就变得高端了。

文化界、艺术界同样不甘示弱,演艺团体喜欢去沾沾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名气;画家们热衷到于卢浮宫某个地下商业中心餐饮区包场地;还有更“前卫”的非得去威尼斯双年展凑热闹,勉强弄个外围展、平行展,算有那么回事。

timg5.jpg

还有更多人,甘脆国门都懒得出,拿钱通过中介就把国际大奖领回来了。艺术家们到纳斯达克LED大屏幕做广告,只是这一系列现象的升级与演变。

所有这些行为,无一不是为捞个所谓“国际认可”回来,增加在国内市场中的竞争筹码。

◆◆◆◆

在一个商业广告无孔不入,艺术家以任何方式进行自我营销原本无可厚非,但这种跟风式的宣传大比拼,必然会导致整个艺术界风气更加浮躁,更大削弱艺术家们的创作能力。

另外,必须借助于恶劣的炒作才得以为继的“艺术”盛行,只会让公众越来越相信当代艺术家的无能为力。

meishubao/2017120811065539365.jpg

恶劣的艺术炒作只会令人厌恶

即便这种毫无底线的欺骗宣传最初因新鲜可赢得部分人的好感,但随着大众意识的觉醒和国内市场的成熟,必会沦为滑稽的笑柄。这种游戏就像早些年不少书画家所印画册,将自己与国内顶级大家同等排列一样,最终只能让人厌恶。

酒香也怕巷子深,广告宣传对于当今艺术家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宣传并非可以替代创作与创造本身。

对于一个真正优秀的艺术家来说,最好的广告,还是极富生命力的作品。

如果艺术家们真想在市场和艺术创造上获得双丰收,真正应该做的,是努力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攀登前人所不曾到达过的精神高峰,最终自然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

对于艺术家们出国“渡金”回国炒作的现象,国内各媒体、机构,更是不该对其一味附和。

正是因为批评声音的缺位,才让欺骗营销炒作可以大行其道。

meishubao/2017120811113186494.jpg

批评的缺位,让欺骗营销炒作大行其道

只要有更多的人、更多的力量去揭露真相,让欺诈行径不得瞒天过海,这种恶俗的炒作方式也就无法达到目的。

我们需要有更多真诚批判的声音,每一个传媒界、文化艺术界人士,都应当担当起一份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