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 紫砂壶背后:一片冰心在玉壶

石皓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7-03-01

摘要:在我们祖先的日常生活中,器皿是居家过日子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器具开始由简单的“实用功能”向“审美功能”转变。在中国,仅饮茶的器具就有百余种。茶器(壶、杯、碗)已不仅是日常酌饮的摆设,更增添了无穷的品色与魅力,成为文人雅士理想的把玩对象,其中把玩紫砂壶,成为了“雅趣”文人追求隐逸文化的一种新的理想境界。

 meishubao/2017030117454158880.jpg


在我们祖先的日常生活中,器皿是居家过日子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器具开始由简单的“实用功能”向“审美功能”转变。在中国,仅饮茶的器具就有百余种。茶器(壶、杯、碗)已不仅是日常酌饮的摆设,更增添了无穷的品色与魅力,成为文人雅士理想的把玩对象,其中把玩紫砂壶,成为了“雅趣”文人追求隐逸文化的一种新的理想境界。

 

独具匠心 ——理想的注茶器

 

紫砂壶长久以来,即被人们推崇为理想的注茶器。它优良的实用功能,深受人们青睐。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能发出茶之色、香、味,并且既不夺香,又煮熟汤气。所以,从古到今一代一代人传承与创新,使紫砂壶的魅力经久不衰。 

说起紫砂壶当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宜兴紫砂壶色香味皆蕴,传热感好,提携时均无烫手的情况,而且坯体能充分吸收茶的香气,使其长期保持醇郁芳沁。不仅如此,它还有很好的可塑性,入窑烧造不易变形、碎裂,而且出窑后还可以制成各种器形,使其能以不同美感的造型,博得众人的赞颂。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独特的透气性能,这也是他的一大优势,因此在泡茶时,仍能保持茶香醇正的味道。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有“越宿不馊”的说法,这其中也有一定的道理。在原料供给上,紫泥就是宜兴得天独厚的原料产地,它在成份上具备了制陶所必须的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它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收缩小等良好的特点,成为陶都宜兴特有的宝藏。用这种紫砂陶土烧制而成的紫砂壶茶具,成为举世公认的质地最好的茶具,因此宜兴紫砂壶很早有着这样的美誉:“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meishubao/2017040118523187247.jpg

宜兴紫砂壶-圣珠提梁


宜兴紫砂壶最早始于宋朝。(关于他的出处尚未有定论,还有一种说法始于明代正德年间。)说起这些紫砂壶功劳不仅源自这里人的勤勉与智慧,最主要的是这里有着紫砂泥这样的原料,它是一种紫红色或浅紫色的氧化铁含量较高的陶土,由于紫砂壶坯体不施釉,所以烧成后仍有较大的吸水率和气孔率。据测定紫砂茶壶的吸水率在1.6%~7.05%之间。因此,制成品具有良好的吸附气体性能和透气性能,用之泡茶色、香、味均好。

除了得天独厚的制壶工艺,它还拥有非常丰富的观赏性能。一大批高手、名家、大师的因运而生,使得紫砂壶的兴衰有了独属自己的历史价值与人文价值。从宜兴出来的大师,闻名遐迩的有徐友泉、陈鸣远、惠孟臣、陈鸿寿、顾景舟、曹婉芬等。相传明万历年间,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被共认为是紫砂“妙手”之一,它手工精细,擅长将古代青铜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壶,古拙庄重,质朴浑厚,自成一家;清初紫砂壶大师陈鸣远通过日常生活实物(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荠等)造型入壶,工艺精雕细镂,善于堆花积泥,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气与活动;明末天启、崇祯年间的惠孟臣,善长制作小壶,以小胜大;清代中叶陈鸿寿,他是书画家、并且第一个提出诗文书画要见“天趣”,因此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陶艺,成就了紫砂壶新的辉煌等等。正是因为这些大师的贡献,宜兴紫砂壶才得以传承与创新,迎来一个个新生的希望与革新,紫砂壶艺术才被公允为:“独具匠心的艺术品”。无论从材质、制作工艺、观赏性能上、宜兴紫砂壶在艺术品市场上都当之无愧。

 

隐逸之风 ——文人与紫砂壶之兴

 

关于文人雅士,古往今来都视“隐士雅趣”为一种高洁的传统精神。他们踯躅在幽静的山水之间,或抒发仁者的乐趣,或于体验淡泊的意境,感悟禅意,他们在这片“诗意栖居地”上把隐逸文化演绎到了极致。在俗世生活面前,入世或出世,使得文人在精神上获得诸多文化的供养,将儒学、道学、佛学渗透在他们性情之中,殊途而同归,其最终是为自己建立一个完备的精神堡垒以及普世价值观。

正是这种隐逸文化在文人心中的构筑,才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圣洁的尘世工具:酒坛与杯盏、茶与紫砂壶、黄老之学与诗歌、而这些志趣,为他们提供了随心所欲的自由世界。在社会这个大溶炉里,他们特立独行,建立自己的小世界,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精神中一片圣洁的风景。关于这种隐逸文化的出现,最早当追溯于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他们用诗词、杯酒,反对礼法,补满了隐士形象狂放不羁、独立自由的精神诉求。在这一点上,杯酒器具,体现出了他们创造性的活力,它们直接催生或激发了艺术家们创作的欲望,他们退让、避世的态度,愤世嫉俗的孤傲品格,将自己的才华借助这些工匠精湛技法之手,充分的表达出来。譬如借助花木紫砂,实现其艺术生命的价值;借助酒曲诗赋,浸透着更为深广的人文情怀 

这些隐居山林的智者:商山四皓式的居危图安、叔齐伯夷式的不事二朝、介子推式乐平守清、范蠡式的功成身退、或者魏晋六朝隐士的任情恣性,王孟式的玄诗隐逸派……他们在一个苍白与黯淡的社会动乱中,纷纷倒戈山林,在山高水流间寻找新的生命志趣。在这一点上,文人的意义开始向民间发声,他们在这样一个境界中:“或隐居以求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已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起情”,实现人生中又一种价值。现实社会成为其明显的屏障,所以他们需要有一个安顿灵魂的场所,而这样的精神空间需要太多的内容,于是乎他们尽可能地完善并玩味文人的艺术化生活,从中获得对自身人格理想与宇宙理想的肯定。


meishubao/2017040118531377454.jpg

宜兴紫砂壶-絞竹提梁


在这样的情景中,他们喝茶、读诗经、吟诗作赋,或者与友人酬唱,或是兴笔画起山林鸟飞,这些志趣作为艺术的元素,使得生活的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在这些文人的精神世界中,或失意、或疲惫、或宦海沉浮,在跳出了是非的俗世,是艺术为其增添了传奇和诗意的色彩。这是否也就提问了一个时代在文人心目中,将以何种姿态迎接他们的新生。答案就在于这些附属文人情结的摆设(琴棋书画等等)。千百年来,仿佛一件件器具的存在都是为了文人而活着,它们在自己的生命之涯中同样有着辉煌的事迹。

时光如梭,岁月变迁。几百年来,紫砂茶壶似乎一直在等待着一群率真、任性的文人,等待着一个朴素而理想的时代到来。而这一切皆在文人之“雅趣”最深层的内容中,因此衍生出的东西有太多理想情韵在里边。

在“归返自然”的老庄哲学的引导下,紫砂壶终于结束了她落寞的沉睡,亦甩脱了一身匠气,来亲近文人高洁的志趣。

实在难以言说,紫砂壶的艺术在古今文人眼中呈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姿态,是因为他们黯淡的仕途,亦或是追求隐逸的生活,而这些似乎已经不重要了,文人们最终还是选择了紫砂壶作为他们案头的珍赏。因此这些“雅趣”的文人,也就直接拉长了紫砂壶的艺术生命,有时候我们回想,不得不佩服藏在这些独具匠心的紫砂壶背后的诸多大师(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是他们的智慧与精湛技艺才使我们能观赏如此美的艺术佳作。时过景迁,当我们再次观瞻这些把玩的物件,那些情景似乎还会浮现在眼前:相互切磋制壶工艺,用图纸来标量壶形与造型,并且一起讨论“养壶”的学问、以及相赠砂壶、刻印诗文,以投文人之志。

茶是草木,壶为土石。草木土石毕竟是文人雅士最终的精神归宿。

 

翰墨春秋——诗书画印与紫砂壶

 

盛茶的器皿,紫砂壶。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的魅力。各式各样的的砂壶变化之大,直叫人惊讶。在当时饮茶,也懂茶的,大多是文人雅士,他们对喝茶是极其讲究的。在茶器方面可谓是煞费苦心。陆羽在《茶经》中详细记载了二十四样和烹茶、饮茶有关的器具,可谓精细。在古人灿烂的文化中,能把文人那种高洁的志趣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当属紫砂壶。

大凡独特典雅的东西,始终都会和文人搭上关系,紫砂壶也不例外。紫砂壶本身并不具备盛名,不过是实用的茶器,但是经文人这么把玩、沾染,即使想默默无闻都难了,更何况是集文人大家的诗、书、画、印于一身的紫砂壶。清嘉庆年间陈鸿寿为代表文人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手绘十八壶式,创制出尽善尽美的“曼生壶”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茶器,他巧妙得将造型、书法、绘画、诗文、篆刻艺术融为一体,并且壶腹上还镌刻山水花鸟,形成独特的文人壶风格,奠定了后来壶艺发展的基础,成为了文人雅士案头的珍藏。

在某种意义上,宜兴紫砂如果没有文人墨客的参与,也就不会迎来今天的盛世。这些精致的紫砂壶经作者这么落款、印章、铭文,使之不同凡俗。说起紫砂壶与诗、书、画、印的关系,可谓是令人跌宕起伏,它的兴衰发展,见证了文人们曲折的生命历程。从这一点上来看,紫砂壶的魅力因此多了一份圣洁的关怀。

翻开文人大师的字典,你会发现这些与之相关的著作,无不体现了紫砂壶与镌刻文人墨宝的传奇佳话。梅尧臣的一句:“小石冷泉早留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留在紫砂壶身上把其色、香味书写到了极致。还有欧阳修的一句:“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亦平添了紫砂壶令人舒心怡神的奇效。当然这些文人雅士留下来的镌刻铭文还有很多。茶壶与诗书画的关系,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诗文其外点缀了紫砂壶的艺术生命,茶香其内浸满了紫砂壶的工艺生命,二者之间的共同存在,为传统文化留下了一壶绝世的佳品。


meishubao/2017040118534393312.jpg

宜兴紫砂壶-集玉


据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时大彬,声名大振,知名海内。在当时明崇祯元年刊本《初刻拍案惊奇》里曾有一段描写汪锡的室内陈设:“壁间纸画周之冕,桌上砂壶时大彬”,就一针见血得表达了时大彬在砂壶方面独树一帜的成就。他也曾题写壶铭,“叶硬经霜绿,花肥映日红”、“一杯清茗,可沁诗脾”等等这样的诗词,既清雅独特、又解风情,让人心绪宁静、恬淡而充满诗情画意。

除了时大彬,欧阳修在《和梅公仪尝茶》一诗中也记载了紫砂与诗词情趣的缕缕妙境:“溪山击鼓助雷惊,逗晓雪芽发翠茎。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寒侵病骨唯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醒。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欧阳修一直视诗文与故友为人生知已,自然有客自远方而来,当然是热情款待,其间紫砂茶香弥漫,吟诗赋曲,把盏淡酒,一派诗情画意的景致,让人惬意。同时也把紫砂这样的茶器,推到了更高的层次。人间自是有悠情,全附紫砂内。

跟欧阳修不同的是苏东坡在品过香茗之后,不但赞颂了紫砂壶,而且自己也亲自动手制作起紫砂壶来。“东坡提梁壶”这样的典故,使得紫砂壶在诸多好壶中又平添了一件绝世茶壶。他在《寄伯强知县求惠山泉》一诗中曰:兹山定中空,乳水满其腹。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深浅各有值,方圆随所蓄。或为云汹涌,或为线断续。或流苍石缝,宛转龙鸾蹙。或鸣深洞中,杂佩间琴筑。瓶罂走千里,真伪半相渎。贵人高宴罢,醉眼乱红绿。赤泥开方印,紫瓶截团玉。倾瓯共叹赏,窃语笑僮仆。岂笑泉下僧,盥洒自挹掬。故人怜我病,箬笼寄新馥。欠伸北窗下,尽睡美方熟。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东坡不仅会品,还会做,这许深情,谁人能抵。

同样米芾在《满庭芳》词中云:“雅燕飞觞,清谈探坐,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米芾这种境界,更为别致新颖,开瓶试香,使得紫砂与雪交融在一起,这是何等的美景?

………………

紫砂壶使得文人墨客更加自然而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天分,并用他们独有的语言,为文学艺术在紫砂壶上的延续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以茶入艺——紫砂壶与茶文化

 

茶文化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演变,从而带动了茶具器皿的发展,紫砂壶就这样运用而生了。虽然一开始只是作为实用性的茶具,但是经历文化的熏陶,逐渐的演变开来,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紫砂壶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数百年来,与茶文化一脉相成,二者一唱一和,演泽了一段又一段的传奇佳话。

据《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最早关于茶的记载。茶文化的发展也是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发展逐渐成熟起来。可以说茶文化的出现,以及趋于成熟以后,紫砂壶才开始兴盛起来,这是一个思想的转变,从古人品茗到茶饮方式上的转变,这无疑对古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紫砂壶的兴起与茶文化的兴盛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茶史上记载,饮茶之风,盛于唐而兴于宋,在当时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可谓“不可一日无茶”。由于茶香味之浓,有修心养性之功效,被人们津津乐道。因此品茗成为精于茶道之人的一种陶冶人情操的精神事件。但不管如何深谙茶道之术,若无称心如意之茶具,一切枉然。因此,配一副上好的茶具显得犹为重要。在一些古人的字典里,茶具器形的选择也是十分讲究的,而他们最终还是保持了一致的观点选择来自宜兴的紫砂壶。

在谈及紫砂壶的历史背景,茶文化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随后紫砂艺术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紫砂壶文化,而它的延续则是集诗词、书画、雕塑、篆刻等一系列文化艺术最深层次的艺术品。多种文化性质的交融,成了紫砂文化最理想的底色。紫砂因茶而生,由茶乃盛,天地之间,紫砂壶就像是横亘在文人雅士之间的支柱一样,成为日常生活最理想的“雅趣”精神,从这一点上看,紫砂壶、文人雅士、茶文化构成了隐逸情操的最理想文化境界。

说到茶文化,中国茶道是最有境界的。他主要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所以在茶道上,可以看出茶具的重要性。中国的饮茶方式表现形式也各不同,譬如斗茶,它最早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斗茶所使用的茶具为建盏,宋代蔡襄《茶录》云:“茶盏,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煮茶也是表现饮茶方式的一种文化。苏东坡在《试院煎茶》云:“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可见,苏东坡不但是一位文学鉴赏家,更是一位实践家。

直到明代明成化至明万历年间,紫砂壶的这种形态演变才开始渐渐的进入了文人的绘画作品中,最著名的有唐寅、文徵明、王问、仇英等,他们最早开始探究煮水、煎茶的文化的。唐寅《事茗图》中的提梁壶,仇英《松溪论画图》中的软提梁壶,均是用来煮水、煎茶的。王问《煮茶图》中的提梁壶,文徵明《晶茶图》(作于嘉靖十三年,1543)中的紫砂壶,显然都是用来泡茶的。透过这些文人雅士对紫砂壶与茶文化的理解、实践,使得“雅文化”更有了一种深层次的意义。从某些观点上来看,文人这种直接与匠人艺术相挂钩的表现形式,还是很值得我们去品味与尝试的。

据《明会典》,“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诏建中发贡上贡茶,罢造龙团,听茶户唯采茶芽以进,有司勿舆。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日:探春、先书,次舂、紫笋。”于是散茶兴起,因此便产生了“泡茶法”,概据泡茶的特质,以及种茶、饮茶习俗,这给紫砂壶提供了先决条件,所以宜兴地区的制陶制瓷技术才得以运用而生。

现在宜兴地区作为紫砂壶的诞生地,仍然保持着明中期的那种制作氛围,并且逐渐在提炼和和加工中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在这一点上很值得认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工艺日趋完美,不但解决了喝茶的实用性质,而且还延伸出了一批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态与“茶文化”的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