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代鉴赏谁第一——梁清标的书画收藏概览

文/李小川  来源:《中国国家画廊网》  发表时间:2016-11-14

摘要:梁清标,字玉立,号苍岩,一号蕉林,又号棠村,别号冶溪渔隐,真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明崇祯癸未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入清后官至保和殿大学士。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言:

“入本朝转多有至大官,梁清标、党崇雅、卫周祚、高尔俨皆至大学士,刘昌、龚鼎孳皆至尚书,孙承泽至左都御史,薛所蕴,熊文举,叶初春皆至侍郎,戴明说、张若麟皆至京卿,方大猷至巡抚…皇上命词臣,以明臣之仕于我朝者,编作《贰臣传》,其中有降贼者,据事直书,然后失节之处,昭然莫掩。此真彰瘅之大公,可以立万世之大闲矣。”[ 子部•杂类 《榕村续语录》 (清•李光地)卷十五,123页]

梁清标,字玉立,号苍岩,一号蕉林,又号棠村,别号冶溪渔隐,真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明崇祯癸未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入清后官至保和殿大学士。

明代灭亡后,梁确曾仕李自成政权并担任过官职,清军占领北京时他又回到正定。以当时的观点来看,这是梁清标生命中的第一个“污点”。后梁清标降清,再次成为亡国变节的“贰臣”,这是梁在生命中的第二个“污点”,在这低谷之时他刻的一方收藏印“净心抱冰雪”,大概最能表达他的心境吧。作为明朝旧臣,梁清标静静地继续仕新朝为官,他在顺治帝时就连连升迁并颇得信任,在康熙帝时虽几经宦海浮沉却又屡次被委以重任,他逝世后,并没有得到“谥号”赐封,仅有奉祀乡贤。

梁清标在顺治朝就开始了官海的沉浮,曾以文官任武职,可能是才能的不足和优柔的个性所致而被弹劾,但仍是受到了顺治的网开一面,并未妨碍到后来的升迁。康熙朝梁清标继续得到了起用并被委以重任,从现在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得知,他似乎并不是颇能建功立业的名臣,有时还有“办事不利”“无功而返”的记录,但作为文臣稳健的处事之道和对皇帝明确的支持态度或许是两朝君主都曾在责罚他时仍些许顾念和网开一面的原因吧。康熙六年三月,梁清标被罢官后“公即翩然归里,手葺蕉林书屋,赋诗饮酒,悠然游泉石间,有终焉之志”。[ 引自陈耀林《梁清标丛谈》第58页  故宫博物院刊 1988年]梁历任兵、礼、刑、户部尚书,被授予保和殿大学士,官至一品长达四十余年,又为重要阁臣,喜藏典籍字画,积书多近十万卷,所藏历代书法名画极为珍贵。梁清标的“蕉林书屋”即在真定城南关里,这书屋在其吟诵的诗词中多次被提及:《江城子•书屋落成》:“蕉林新馆旧槐风,日初红,上帘栊。棑几藜床窈窕绿窗中。曲曲阑干花径小,谁是主?有卢鸿。楼头虚敞月溶溶,淡烟笼,远山峰。客至开樽随分两三钟。恩赐闲居客懒慢,身外事,付天公”。我们现在可以想象,在下朝或被弹劾不得志的时间里,梁清标是如何不辞辛苦地搜求,以人力和财力使书屋“蓄古书数十万卷”,以致有“项家蕉窗梁蕉林,图书之富甲古今“之誉。梁清标非常珍惜自己的收藏,比如他对装裱就尤其慎重,在他1668年被罢职在京时遇到扬州的裱画名匠张黄美,此后张开始在江南地区为梁清标搜购了不少古书画,而梁本人对所藏上印章的钤盖也是比较规矩的,与今天所见的项子京显得杂乱的钤印先比,梁之于手卷只在卷首或卷尾上下边角处钤印,其它的见于前后隔水和跋尾,大多是不影响画面的位置。崖缝处常加盖的印章是“棠村”、“蕉林书屋”、“秋碧堂”、“冶溪渔隐”、“苍岩”、“伯鸾后人”等这几件印章:

冶溪渔隐:真定境内有冶河, 发源于山西寿阳东部山区。梁清远有咏《冶河》诗“ 冶河芦岸打鱼船, 醉酒烹鲜煮野泉, 莫道山翁无乐事, 鸟声巧嗽萝花天。”

蕉林书屋:蕉林书屋在真定城南关里,是梁清标的书斋名,原址现仍被保存下来。

秋碧堂:秋碧堂亦是梁清标故居名,是“余尝读陶诗而爱其悠然见南山之句,因以名斋。”[ 引自刘金库《南画北渡,梁清标的书画鉴定综合研究》第44页]

棠村:棠村是柏棠庄,在真定府城西北六里, 此地原有梁清标曾祖别墅。梁梦龙有《柏棠庄赏菊诗》:“ 野园重九日, 有客共论文。矮壁四圃合, 新花五色分。拂衣纷绰约, 人酒自清芬。醉插葛巾满, 相抉眺白云。” 梁清标亦有咏柏棠诗:“满村桑社护晴沙, 挑李成蹊曲径斜, 摄履游春香扑袖, 绕篱尽是牡丹花”。

苍岩:在真定府西南井经县现划归石家庄市有苍岩山, 为名胜地。有“五岳奇秀览一山, 太行群峰唯苍岩”之称。明尚书乔宇字希大, 号白岩, 太原乐平今山西昔阳人。搜书法, 精鉴赏。与刘麟字元瑞, 一字子振, 江西安仁人, 流寓长兴。官至工部尚书。致仕后, 乔宇曾邀刘麟至苍岩, 优游唱和, 留有“ 乔刘云瞅”、“尚书古揭”等遗迹。此山壮美灵秀, 故梁清标在约1670年后取别号“苍岩”或“苍岩子”。

伯鸳后人:源于举案齐眉的典故。梁鸿,字伯鸾,东汉初扶风平陵即今陕西咸阳西北人, 与妻孟光隐居霸陵山中, 夫妻恩爱。梁清标攀梁鸿为宗, 故自称伯鸯后人。

赐麟堂:梁清标曾祖梁梦龙有寿槐堂和赐麟堂,梁此印继承其堂号。寿槐堂因有一株古槐得名, 赐麟堂因皇帝曾赐其麒麟服而取名。

对梁清标的交游圈子的考察,让后世人能再深入地了解他的活动情况,他是在怎样一种真实的情境中活动的,他的书画来源,他在鉴定圈中的影响及被影响,这对于我们是有相当裨益的。士人阶层即“士大夫”本身就是一个交织复杂的交游圈子,他们的一生从家族、书院、私塾到科举考试中的门生、同年,在这个复杂的官僚体制中形成了他们一生的社会网络。梁清标是明末的进士,入清后又继续出仕朝廷,所以他的交游范围和人员是相当复杂的,从同年的官僚到之后的门人,还有在书画鉴定圈子中的当代书画家和鉴赏家,这些人构成了他丰富的社会关系。汪懋麟是梁清标最活跃的门人,他是康熙丁未年的进士,王士祯也称他“师法在退之、子瞻两家,而时出新意。”他喜欢用诗来记载和老师的交往,梁清标也经常用诗词与他唱和。孙承泽在《庚子销夏记》中记:“庚子夏,闻无锡华氏有子畏所作画十二幅在龚合肥处,议以旧人书画相易,真定梁玉立见而爱之,携去。至五月初,余复借至东篱书舍藤下,每日晨起一披阅。”[ 《庚子销夏录》卷一,《中国书画全书》第七卷,第771页]孙是与梁清标交往比较多的鉴赏家,他比梁大28岁,两人也有颇多的诗词交往,梁亦在《蕉林文稿》中记载过他和孙承泽的书画交流,因为在这方便接触是比较多的。王铎和孙承泽一样,比梁清标大28岁,二人同样也有诗文交往。另外因家族间的关系,梁与吴伟业关系也比较融洽,吴大梁11岁,现在遗留下的很多诗文和家族成员的墓志铭表明了他们间的交游关系。宋荦比梁清标小14岁,官阶也比梁低,但这不妨碍两人间的共同语言,宋荦是权相宋权之子,未满二十岁便博学能文。这里有一个故事:宋荦以荫入仕,年方十四时,带刀侍上左右。上赐荦食于中和殿。有一日,宋荦私自将食物带出,皇上认为奇怪,宋荦便谢罪说:臣有祖母老,甚爱臣,臣怀以献,荣上赐也。皇上便喜他这份孝心,于是每次赐食便赐以归。宋荦是士族子弟,对书画和鉴赏极为聪敏,宋与梁交往,梁称她为小宋,宋对梁也评价极高。在康熙年间北京权力圈子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自然不乏官员间的结党营私,这些士夫阶级中的贵族各自有其依附势力,在梁清标的周围,和孙承泽、宋荦、周亮工、卞永誉等人是可以划在一个私人圈子里的。清代士人之间的交往空间比较大,了解、考察这些非正式的但又以学问、门第为纽带的私人活动圈子能为深入立体地考察一个个体收藏家带来很广阔的研究空间。梁清标为官几十年,又在家乡正定有大量家产,其生活之优渥是可以想象的。他的妻子王氏也是门风清贵的大家闺秀,梁称她“生而颖异,虽禀女子之柔德,实具丈夫之英气,而且笔墨时拈,知书识字,居恒恨不为男儿,大试其才”。[ 梁清标《七七祭先妻王孺人文》]十五盈盈始嫁时,催妆有句写乌丝。他夫妻二人感情甚笃,梁清标有一方印“伯鸾后人”,他也自比梁鸿孟光,妻子去世时,梁黯然神伤,履撰诔文奠基之。从门人汪懋麟的诗中得知,梁清标的续弦夫人也早早离开他,半百过后身边已经没有女人相伴,故而虽一身荣华但诗中常有“老去悲秋”便也不难理解了。

梁清标的书法妍丽工整,这是和其世家出身并受过良好的士人教育分不开的。别人请他鉴定书画并请为题跋,称他“秀润翩翩富贵人笔。”梁清标的著作主要有《蕉林诗集》,另有《棠村词》、《棠村随笔》、《蕉林诗钞》等,诗的内容有题画诗及田园诗,亦有不少应酬唱和答赠之作,涉及广泛。文笔清丽,委婉曲折,是典型的士大夫风格。

笔墨提及明末清初便绕不开董其昌这个名字。“南北宗论”是董其昌建构的重要书画理论,在中国美术史上是有里程碑意义的。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大量书画著录开始出现,直到《石渠宝笈》的出版,这些书画著录使今天后人对清初文化得到更多的了解。梁清标生活的明末清初,鉴藏家的类型很多,我们现在经常把他们区别为“收藏家”和“好事者”。好事者对书画全无研究,不懂鉴定也不会把玩,只是凭着财力囤积居奇再等待机会抛售。懂收藏的人又有很多类型,有敛财为目的的高官权相,有牟取经济利益的大商巨贾,另一部分是文人出身的鉴藏家,他们真正地会把玩古书画,有机会在上面钤盖自己的私人印章或通过题跋将自己的意见或感悟永远留在书画上,梁清标即是这种类型的收藏家。他收集的书画、书籍、鼎彝器皿具体有多少已经无从知晓,经常出入梁家的汪懋麟称“先生生平好学,喜积书,多至数十万卷,日浏览其下。”梁清标有着得天独厚的财力和社会、人际条件,他的收藏数字连本人也说不清吧,这些收藏随着他的去世渐渐流散,而这个时间和书目也是我们无法统计的,蕉林书屋中不少藏品后来流落到另一位鉴藏家安岐手里,一部分进入了清内府并收入乾隆时期编纂的《石渠宝笈》中,一部分至今已流向海外,在多家大博物馆中都能看到有梁清标印章和题跋的藏品。

“昭代鉴赏谁第一,棠村已殁推江村”,梁清标对清代书画鉴藏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他对待书画的保管方式也是相当考究,现在我们见到的经过他手鉴藏并流传下的书画作品一般在隔水处和拖尾处会有他的小印及夹缝印,并且钤盖和题跋都相当谨慎。但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梁的书画鉴定,因为每个人都受他所处的时代局限,梁清标也不例外,这是因为他的鉴定方式也仍是“望气”的手法,从画面的笔墨画法入手分析断代进而得出结论。梁的唐宋藏品很多,但他鉴定时有时也过于相信元、明代的鉴定家比较倪瓒、董其昌、项元汴等人的看法,前人的错误,他也并没有明确的指出。但梁清标对书画的鉴定能力特别是对宋画颇有建树,对书画间的比对、流传、赏析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里涉及到的是中国自古由来的研究的方法论,我们今天很难一一和西方学者的方法相比并一较高低。我国古代书画的流传往往是经过名家的收藏,经过题跋和著录而存在,这些藏品展现了收藏它们的文人的艺术品位和社会地位。梁清标的藏品也是通过钤盖在上的固定的私人印章而收录在更多的著录中得以流传。

如今梁清标已去世三个多世纪,但可叹他未给后人留下藏品目录,我们无法得知当年的蕉林书屋有几多珍藏,现在又有多少云散海内外,这位正史上的贰臣,美术史上的鉴藏家留给后世的,只是后人不断增补的资料,我们只有凭借这些来逐步窥探当年蕉林书屋的收藏全貌了。

“好观古人书画,能评其真赝”。[转引自陈耀林《梁清标丛谈》第67页  故宫博物院刊 1988年]梁清标,生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卒于康熙三十年。


主要参考专著及文集:

清•李光地《榕村续语录》 (子部•杂类)

清•孙承泽《庚子销夏录》,四库全书电子版

清•梁清标《蕉林诗集》

《苍岩梁公墓志》


主要参考文章:

陈耀林:《梁清标丛谈》,载《故宫博物院刊》,1988年

刘金库:《南画北渡,梁清标的书画鉴定综合研究》,2005年

刘丽:《秋碧堂中人独坐 淡云疏雨菊花天——清初贰臣诗人梁清标其人其诗》,载《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


相关文章